二胎世界—我们一起走

陪娃写作业,只需一点-换位思考

2019-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长弓心悦

转眼女儿要进入1年级了,之前听到很多关于辅导孩子作业被气的怎么样的案例,经常听到说父母如何如何,但我们却从来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育儿的路上没有捷径

孩子调皮就会听到婆婆说“别人的家的孩子都不像你这样,你怎么这样”,不光老人,我们父母也是如此,在跟孩子聊天的时不经意就会说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都忘记了一点,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样,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经过别人家的父母教育来,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出生就会走路,出生就会吃饭,出生就会识字的,这些都是别人家的父母付出辛苦和努力的。

就像我们只看到花开,却没看到给花施肥浇水的过程

从进入幼儿园到入学,其实只短短的三年

你从开始就没给孩子亲子活动过,没给孩子读过绘本故事,没带孩子多去郊外,却在看到别人家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抱怨自己的孩子。

孩子小时候是最难的时候,你因为各种原因把孩子丢给老人,等上小学时才接过来,还妄图让孩子对你像从小带大的老人那样亲,怎么可能?

育儿也是种瓜得瓜

幼儿园时,你放任孩子天性去玩,各种疯跑玩闹。没有做任何语言文字方面启蒙,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发现别人的家孩子写字写字好,拼音也很厉害,自己孩子不会写不会读,才着急……。

我最初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我喜欢看书,给孩子也买了很多绘本,我认为孩子多认字,多读故事就好,整个假期也是玩中偶尔识识字,没有练过笔没有学过拼音,当上了一年级,一星期后,老师就把我叫过去谈话,“我们班80-90%同学都上过衔接班,你们家孩子一看就没上过,本身没学过,回家你们家长也不重视,拼音完全不会,写字也不行……。”然后拿出孩子作业,别人100分,我孩子基本空白,因为听不懂老师的拼音。

当时我就急了,放学回家开始给孩子教拼音,就深刻体会到了那种类似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为什么类似呢,因为我们总感觉是孩子不努力,殊不知,本身学习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再记忆力好的也不可能听一遍读一遍就会,连着三天,都是在我大声,女儿含泪中度过,然后过了两天,女儿小声说妈妈,我害怕听写,我义正严辞的说,不怕,只要好好复习老师讲的,多写几遍就可以。女儿接着说,我不怕写,怕写错了你生气……

相信只要是父母看着孩子小声的说着类似话,心中万马奔腾。但是没办法呀,我想你不多练习,孩子越不会越没信心,就是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两个字在你看孩子学习时的状态,一切克制都飞到九宵云外,看拿个橡皮,写一个咬下笔,不是笔掉就是橡皮掉,然后各种扣索,那火呀……

其实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坐20分钟都很难,所以她各种习以为常的动作,在父母眼中都变成磨蹭。

而且我们都期待着孩子自己学会充分利用时间,其实都需要教的。

要先告诉她,学习前先把相关东西准备放好。就避免一会拿这个一会拿那个。

我刚开始就总批评她,写呀,你干嘛呢?她说,不是你说要我先观察书上的字吗?

当时我就愣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

这样相互折磨了两天后,直到周末遇到朋友,他在私立幼儿园工作,聊起孩子,他说“你知道我们孩子多厉害吗?识字,拼音都会,我说不是不让幼儿园教吗?那怎么办,家长需要呀?我们一个星期不认多,就认一个字词,拼音也是从单韵母到声母,一周就重复一个,怎么可能学不会……”

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太急功近利了,是呀,别人一个暑假或一个幼儿园,就学一年级这一本书,你却希望孩子在短短几天补完。

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没有把自己放在6岁的年纪,却让6岁的孩子和我们30岁的成人来对比,还一味指责孩子,我们凭什么。

对待孩子也需要换位思考

想想我们曾经6.7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当然现在社会发展,同龄的孩子都在起跑,但是我们也要学着换位思考,父母都是普通人,没有优良基因遗传,那就不要要求孩子天资如何,只能后天浇灌,但是却不要拨苗助长。

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看书

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学习

你看过一本书的时候,能看过就讲出123

你学习过后就能过目不忘吗?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但却不是什么不做的静待,要做我们该做的

比如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曾经看过一篇《三线城市妈妈培养出国际化孩子: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我就深受影响,但是学习却不能照搬要依据孩子的特点来不断修正。

明确每年最重要目标:一二三年级培养学习习惯

这就是初入一年级的重点,学习习惯培养。

我最初也知道,但当老师找我谈话后就有点忘记初心。幸亏,我醒悟过来。这个阶段成绩不是最重要,习惯最重要。

1.复习今天上课内容—— 做作业 ——预习新课

这个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当然孩子最开始不会,你要教她。不断强化这个过程。

2.遇到不会做的题,尽量让孩子去翻书,因为习题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只要翻书是可能做出来。

3.多表扬。(我们家孩子越表扬越好)

以上三点就是我在一年级这个阶段中得出的,希望父母都能顺利和孩子共同度过这个一年级,打好基础,不忘记我们最重要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