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小确幸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17人  安悦微

前几天我参加了弘丹老师的“10天写3万字回忆录”的挑战赛,结束10天的任务之后,我写了一篇总结的文章。

刚开始我只是想给自己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在梳理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意外的收获,于是想,为什么不把这种收获带给别人呢?于是我决定向老师的公众号投稿。完成初稿后,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仔仔细细的把文章改了又改。最后尽管仍不满意,但当时实在没有招了,就直接投稿了。

两天后,我意外收到回复,我的文章竟然过稿了!老师提出了几个修改的意见,包括文章的标题吸引力不够,故事的背景需要补充,语句突兀的地方需要过渡,以及结尾太过平淡等。老师的眼光非常犀利,这几处正是我在修改的时候感到为难的地方。当老师给我指正后,我确信这些地方还有修改的空间,于是一个点一个点地琢磨。

比如标题,我写了十几个标题,把我所能想到的各个角度各种风格的都写下来了,然后一一进行比对,但是我都觉得不合适。于是我回到老师的公众号上,仔细研究了上稿文章的标题。看完之后,我知道我的标题和他们之间的差异了,我的标题起得太过于平淡,看完标题之后,不能勾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兴趣和欲望。于是我再次进行修改,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提炼出文章的核心价值。

几次改下来,最后我终于确定了一个相对合适的标题。其他的几个地方,我一点一点地修改,不断地挖掘:同一个句子,是否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我的文字能否准确反映我的想法?最后,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我总算是完成了修改的过程。老师反馈说修改后的版本比之前好了很多。

回想一下,修改的过程和体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即便我以往写了几十万字,但是大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去记录和自由表达,从来没有真正地用公开写作的方式,站在读者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文章。

我有几点深刻的感触:

第一,对待写作要全力以赴。无论文章是否能上稿,这个逼着自己去思考,去修正,去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提升过程。

第二,反馈很重要。如果不能上稿,但是有人给出了反馈意见,指出了文章的问题所在,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至少你知道了改进的方向。

第三,过稿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一投稿就中,无疑是幸运的,但是,要能持续地过稿,则要保证一定的稿件量。比如写一百篇,倘若过稿率为10%,就能有10篇通过。想要过更多稿件,一是提高投稿量的基数,二是通过技能训练提升过稿的比例。

第四,修改比原文更重要。我们日常写的文章过于自由散漫,几乎不会去考虑文章逻辑的严谨性,也不会去考虑词句的用法是否规范,是否精准,更不会刻意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去看待这篇文章存在什么问题,而通过多次修改,我发现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最后一次成型的文章和期初的文章几乎是两篇文章。

第五,写作是场持久战。这场战役的时间不是一个月,不是一年,甚至不是七年,而是一辈子。灵感不会总在,但是以观察者的眼光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保持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为写作准备足够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必经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