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职场这些事VS管理实操干货

职场财务新人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2025-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悦读职场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人反映为什么我学了会计,但我看不懂财务报表呢?其实你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它跟会计实操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财务管理中有很多东西也是“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干好财务工作其实真的就是类似于掌握了一门技能,好的财务人员和不好的财务人员差距也很大。想看懂企业财务报表初学者倒也不用被复杂的财务报表数字吓倒,用对了方法,按照“三张表+一个核心原则+实用工具”,思路也许你也能快速入门。

第一步:先搞懂“三大报表”的分工,企业的三大报表数据就相当于这个企业的核心“体检报告”,这家企业运营的良好与否基本上都能反映在报表上,这里当然排除做假账。

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它们也各有分工:

资产负债表:相当于企业的“财富快照”,告诉你某一时点企业有多少资产(比如现金、厂房、存货)、企业欠了多少债(负债),以及股东真正拥有的价值(净资产)。它能帮你判断企业“家底厚不厚”。资产大于负债未必就是最好的情况,但是超高比率的负债率肯定是企业运营中最大的风险。

利润表: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收入、成本、利润,告诉你“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了,最终赚了多少钱?”。比如营收增长快但利润没跟上,可能是成本控制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记账方式不对,虚增了账目价值或是挂错科目导致利润减少。笔者觉得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就是财务人员专业和不专业的差距。

现金流量表:这是“企业的血压计”,反映实际现金的流入流出(比如卖货收到的钱、发工资花的钱)。很多公司账面利润高,但现金流为负(比如全是收不回的欠款),如果一个企业账目盈利很多,但回款率非常低,现金流量长期不健康的这种“虚胖”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且还会影响企业高层的决策。很多企业出问题就是由现金流不健康开始的。

先记住看表顺序:读企业财务报表之前先了解企业行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再看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状况)→ 利润表(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看报表时不要单纯就某一张报表数据来看,而是要将三张报表放在一起对照着看,比如就某一数据,你要看三张表中他们分别是怎样呈现的,中间有没有出入,这样能避免被单一数据误导。

第二步:核心原则——看财务报表时不能只看一个总数要看具体细节,避开某些数据假象。这就像你找工作时谈工资不能只看一个总额是一样的,你要看他们的各种福利、休息时间、休假等,最后计算一个小时工资去比较一样。

财务报表中的“坑”往往也藏在某些明细里,比如:  

➢ 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高,但细看“应收账款”也跟着大涨,可能是“虚增收入”(货早卖完了但钱还没收回来)。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大,但大部分是“商誉”(并购时多付的钱)或“存货”(卖不动的产品),占了一大半,实际有效资产可能只占很少一部分。存货周转也是很多企业的老大难。

我们要从“实力与能力、投入与产出、存量与流量”三个维度交叉验证:比如资产负债表的“投入”(资产)和利润表的“产出”(利润)是否匹配,在产值发生的某一个阶段是否也同时合理的配比到了材料投入等等。现金流量表中投入的“真金白银”是否支撑利润表的“账面数字”。这些真实情况到底咋样真是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第三步:用对工具——财务报表分析要从分析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营运能力分析等多方面拿到结果,这才是一次好的财务报表分析。

1、关于内容上文基本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就不重复。看内容、看核心、看关键、看细节。

2、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3、盈利分析指标有: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

4、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

5、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简单的基础比率:几个关键指标快速判断健康度:  

✅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看产品赚钱能力);  

✅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看偿债风险,比如房地产行业超过70%需警惕),一般为40%-60%。

✅ 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大于1说明利润“含金量”高)

第四步:找对学习资料。你要知道行业专业内的大佬是谁,向他们学习才能学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