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享教学·43
6.8游戏——语文分享教学的快乐驿站
其实游戏也是一种活动,但笔者认为,游戏和其他活动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很有必要在语文分享教学中加以突出。笔者认为,游戏具有三大特征:规则性(动态的)、互动性、愉悦性。此三大特征很是适合语文分享教学。规则,可以师生一起制定,教师千万不可一言堂,而且还要特别照顾那些“弱势群体”。如果要让他们广泛地参与进来,那么就要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制定。互动性,不仅要生生互动,更要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体现游戏的价值,这一点,最起码在学生看来是这样的。如果让学生产生,只是学生自己在耍,甚至是老师在耍学生,那么,这种结果就很严重了。愉悦性,是人的秉性追求,是人的心中渴望。一种枯燥无味的游戏,那不是游戏,那是一种折磨,是没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对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可以说,愉悦性,是游戏的最大价值之所在,也是语文分享教学追求的价值之一。
寓教于乐,寓道于艺,潜移默化,陶冶情感,形成德操,这种方法在古代儿童教育中被广泛采纳。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兴趣为诱导,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游戏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受到文化精华的熏陶和感染,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很有收益。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许有人会说这对于小学生、初中生还可以实用,但是对于高中生就怕行不通了。其实我们只要看看那些沉湎于网络游戏的人,我们就知道,游戏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吸引力。我们有的老师和家长只是抱怨孩子喜欢玩游戏,可是我们就是没有反过来思考——为何我们不去迎合他们孩子们的这种爱好,引导好呢?孩子的思维很容易和生动鲜明直观的活动和事物对接。如果我们教师一味地讲解分析灌输,就会让他们的想象创造的翅膀发生断折,从而疲惫不堪,痛恨学习,更不用说和他人一起分享学习了。香港中文大学李乐芳教授一直在探究和实践着“游戏性教学”。他在2010年3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大讲堂”做题为《从游戏到知识的建构》演讲时,指出了很多游戏教学的路径及原理。学生喜欢游戏,游戏又可诱发动机,同时游戏本身也是学习,这样学生就容易参与进来,在参与中又得到兴趣,最终喜欢学习。而且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都会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最多也只是个平等的参与者或者是协助者。这样从具体经验到抽象,从经验到符号或文字,从而能够发生迁移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的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告诉我们:需要,是每个人的本能需要。而游戏就可以极大满足学生的个性、价值、欲望等需要,让学生找回自己的主体身份。因此我们老师要开动脑筋,与时俱进,把握好游戏的三大规律——规则性、互动性、愉悦性。让孩子在规则中有所遵守,在互动中找到师生合作的情谊,在愉悦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文分享教学,不是只看游戏表面的热闹,而是要在动静结合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体验中,得到参与,得到体悟,得到成长,感受到个体的自我努力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需要,体会到主角的随时变化,而不是在班级中被当配角或是观众。而且游戏也会让他们明白输赢只是暂时的,而且输赢是非目的性。游戏活动的目的是身心的愉悦性,我们就是要在愉悦中,融学习于快乐之中,让游戏和学习同样充满内在的吸引力。“教师在游戏中教,学生在游戏中学,师生在游戏中共同体验,探索求知的乐趣,享受知识之美,合作之乐,充分体验成长的乐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本着能够用游戏教学的,一定游戏化;即使难以用游戏教学的,也要让他们体会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比如在戏剧教学时,我们即使不会演戏,但是我们可以扮演一些其中的角色。在《窦娥冤》中,笔者主动要求扮演反面角色“楚州太守桃杌”,和学生一起娱乐,没想到,此反面角色的串演,不但没有损害我的什么形象,相反还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比如在诗歌教学时,应试教育只求会默写,但我们可以让一些诗歌演变为诗歌剧。在戴望舒的《雨巷》中,笔者就是请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想象,通过演情景剧的形式,再现《雨巷》的意境。而像小说等情境性很强的文本,更是为我们游戏制作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我们知道,游戏的动人之处还在于能够积分。笔者就根据游戏者的这一心理,设置了积分值表。如下表所示:
军衔列兵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大将
积分5080100120150180210260300330360
学生每达到一个层级,我都会有所奖励及表彰,或是通过校讯通等形式告知其家长,恭贺他们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特别是对那些首先达到某个级别的学生更是要加以表扬,这样也有利于强化引领作用。积分的项目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智慧,这样也可以让不同个体都能有加分的机会。可以说,只要他们稍稍努力,他们就会得到加分的。当然累积分值也是随着级别的提高,难度系数也会慢慢增加,不然不会刺激学生的参与心理,不会激励学生的攀登热情。
现在的孩子不是喜欢网络吗!笔者就利用QQ群讨论、博客的点击率等调动他们参与语文的互动学习。对于有的同学还会课件制作、甚至会动画制作的,我们更是让他们在语文分享教学中大放光彩。要知道游戏不是死板教条,只要给他们带来愉悦和进步,我们都可称其为游戏。因为游戏,快乐其实是很容易的事。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曾说过:“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实则不然,近代西方各国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好游戏这一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陈鹤琴强调教师与父母“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陈鹤琴认为游戏的类型有多种多样:有发展身体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手肌的、发展头脑的和发展人生观的等等;从形式上看有“化装游戏”“模仿游戏”“竞争游戏”“合作游戏”“随机游戏”等等。
语文分享教学,因为游戏而光彩照人,游戏,也因为在课堂得到尊重和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是得到极大提高。当然,我们语文老师要知道,把一堂语文课,改编成活动课来上,那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在活动课的基础上,再次加工改编成游戏课,这可是更上一层楼。当然越是艰巨,越具有挑战性,其乐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