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娥皇女英的神话与绛珠仙草传说的共构关系
本文仅是理论探讨,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0e529fc40288c5b8.jpg)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内涵极其丰富,百读不厌。每每读来又会有不少收获。今天想聊一个生僻的话题——娥皇女英的神话与绛珠仙草传说的共构关系。
01 神话传说
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同嫁帝舜为妻,多次救舜于危难,后来舜死于苍梧,二人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竹子沾染她们泪水的形成了斑斑的泪痕,被称为“斑竹”、“潇湘竹”。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据道人说: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这段话的意思是:
林黛玉本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这株仙草娇娜可爱,因缺乏灌溉而枯黄。
贾宝玉本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他在灵河岸边行走时发现了这株绛珠仙草,他觉得这株仙草摇曳多姿,婀娜可爱,心生怜惜,于是每日以甘露浇灌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用甘露不知浇灌了绛珠仙草几生几世,这仙草得到甘露的滋润,又受到天地精华,得以绵延岁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绛珠仙草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即成为绛珠仙子。
02 何为“绛珠仙草”?
“绛”字,在《说文》中,本义为:大红色。绛,大赤也。我们可以理解为大红,深红,血红色。
“珠”,指绛珠。
绛珠,即带血的泪珠。
从《红楼梦》整篇小说来看,讲述了宝黛钗三人的恋爱故事,以及贾家兴盛与衰败的历史。
记得,很多年前,我曾在师大做过一次调查问卷,问在《红楼梦》中你是喜欢林黛玉,还是喜欢薛宝钗?理由是什么?72%的男生选择了喜欢薛宝钗,并阐述了理由。
但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塑造林黛玉呢?特别是在小说的第一回中,就让贾宝玉与林黛玉同时出场?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林黛玉的偏爱。
我们重新回到《红楼梦》的第一回。
林黛玉作为绛珠仙草生长在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
这里的灵河,接近于佛教中的爱河。在楞严经里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爱河深且无底,众生迷心,溺于爱河。随河漂流,徒悲伤也。
对于林黛玉而言,未嫁而亡,也是爱河干枯,泪尽而逝。
在第四十九回中,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可见,林黛玉该还给神瑛侍者的已经还得差不多了。林黛玉的眼泪也像娥皇、女英一样,化作点点斑竹,黛玉的住所恰是潇湘馆。
潇湘馆是《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居所,恰恰在这里引用了舜的潇湘妃子娥皇、女英的典故。
03 林黛玉的眼泪为谁而流?
眼泪,是一种在全世界有着通用含义的符号。从古代起,哲学家和科学家就试着寻找哭泣的含义。他们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情绪表达语言,而哭泣就是这种语言的组成部分。
作为表达感受通用语言的一部分,如果哭泣代表一种含义,那这种情绪必然是悲伤。有的人因为看到他人饱受苦难而落下同情之泪,有的人因为目睹他人惨遭压迫而涌出愤恨之泪,有的人因伤心落泪,有的人因喜及而落泪。眼泪是一种情感的需求。当然,也有人认为落泪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
那么,林黛玉的眼泪为谁而流呢?
很明显,她的眼泪只为贾宝玉而流。通常流泪是要寻找流泪对象的。如果身边的人对于你的落泪无动于衷,自然你会收起眼泪。只有当有人回应你的流泪时,流泪才变得有意义。
林黛玉恰恰是为了还宝玉,为了还泪,才不断为其流泪。即,眼泪对有所反映的人而流,贾宝玉看到林黛玉的流泪,也会安慰她说:好妹妹,如何如何。也就是说林黛玉在宝玉那里得到了回应。
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娥皇女英的神话与绛珠仙草的传说,在内涵上形成了共构。
这个共构,包涵了三层意义:
1.以情为纽带
在整个《红楼梦》一书中,写满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其中林黛玉是情的主角。
2.一个“情”字,带来的是眼泪与苦难。
3.一个“情”字,导致了黛玉的死亡。
这个一体三面的共构,从来自于《山海经》的娥皇、女英,到《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施与受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e251291dd3b28c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