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录人生旅途心情随笔

跟着父亲闯天下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15人  戒者为王

                    引子

一直想重温14列电之旅,2018年9月,年过五旬的我踏上寻根路,虽然之前我做过线路、交通、住宿、拍照、记录等等案头工作规划,尽管现在交通比50年前快捷、方便,从飞机、高铁、轮渡到动车、大巴、出租车,但我还是失望而归,那些年,14列电走过的地方,现在依然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不是想去就能去,荣昌,阳平关、嘉峪关等等,需要做专门旅行规划。不由感慨:我们的父辈以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艰苦奋斗,为创建新中国奋斗,撑起一个时代的栋梁,中国英雄的称号,他们当之无愧。更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妻子、老人同样用坚韧的肩膀,与列电同行,走过这段难忘的岁月。

                      01

14列电于1958年5月在四川成都跳蹬河安装,为省电业局发电,接着去永荣矿务局,我父亲李世清是电气值班员,母亲李素琼是驻地永荣矿务局材料员,恋爱时,他们俩有文化,志同道合,双职工,颜值、气质高、大、上,夫妻组合属于强强联手、锦上添花。63年6月,我第一个到他们家报到。

由于列电的工作性质,父亲经常被派往外单位支援,一走成年累月,为了保密,连地址都不告知母亲。在荣昌县中和医院出生那天,父亲不在我和母亲身边,我半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吓的哇哇大哭。

跟着父亲闯天下

去年,来到四川阆中,这是外公和母亲就读中学的城市,想就此取道去看我的出生地,地图上荣昌近在咫尺,以为买张汽车票或租辆车便能潇洒前往。哪知,受地理环境限制,它离城市曲折而遥远,路况差,联系出租车司机,人家不愿跑,公交车一天两趟还不定时,曲曲弯弯的山川路,人烟稀少,我傻眼了。当年14列电的发电地,都是在这样的偏僻闭塞之处。

                      02

公众号《列电人》,刊登了列电前辈们的生活实录,作为列二代,读起来没有违和感,一幕幕情景历历在目,父亲和母亲带领我们生活工作过的片段,与文字如出一辙,不由泪眼模糊,列电人:哪里艰苦哪安家,舍小家为大家,无私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的另一半何尝不是呢。

在内蒙古。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大自然是幼儿园,我在山坡上玩耍,清晨的阳光灿烂而明亮,一群牛羊迎面走来,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指点牛羊,认真的数着:

3个羊……5个牛……

5个牛……3个羊……

把邻居逗的哈哈大笑,这只是我成长的一个画面。这情景让我想起儿子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在画册里才见到的牛,兴奋的吼道:牛,牛,妈妈,我看到牛了。在城市里生长的儿子,把我司空见惯的情景当风景。

父亲的工作时间是三班制,日夜颠倒,没有作息规律。遇到机组大修,加班加点,彻夜不归是常有的事,孩子的抚养,落在母亲肩上,没有幼儿园,没有早期教育,母亲要兼顾工作、家务事、照顾父亲、养育子女,更甚者,担负起赡养老人的担子,帮衬亲戚,其辛苦,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跟着父亲闯天下

                    03

60年代,随父亲调迁到黑龙江牡丹江发电时,父亲为了我吃上大米饭,练就一项绝活。

列电职工家属区离市里远,道路坑坑洼洼,没有公交车,进城往返靠两条腿开路。冬天,气温零下30多度,下过雪的地面冻的晶莹透亮,人走在上面,十步九打滑,稍有不慎,就会摔跤。当时,粮食实行定量制,粗粮多(玉米面、红薯),细粮少(大米、白面),父亲和母亲吃粗粮,细粮留给我,我儿时最大的爱好是吃大米饭,我咬字不清,说成大饭。

享用大米饭要到城里唯一一家民族饭店去,要走过那条溜滑的路,有人摔的啪啪啪;有人跌个仰八叉;因此,进城风险极大,为了我吃上大米饭,父亲也是拼了。母亲这时怀着我大妹妹,父亲亲自用背篓(一种用竹片编制的筐)背着我,他老人家自信满满,他有丰富的防滑经验:双脚踩地不能太实,易失去重心,控制不住脚趾抓地的力度,选择雪厚、没人走过的地方下脚,步子频率稍快,这样会安全抵达饭店,他亲手喂我吃完米饭,临走带回一碗,留我明天吃。

饭店服务员多是少数民族同胞,稀奇汉人的孩子,围着我看,我的颜值比爸妈略输一筹,但还算耐看,父亲极为不乐意,他不喜欢他女儿被围观,换到现在,朋友圈里早刷爆:我家小女欢迎围观。

                        04

调迁到四川甘洛的环境很差,住在山坡上,房子用泥土垒成,屋顶是黑色牛毛毡遮盖,竹席做隔断,门口有条污水横流的河沟。隔壁家有任何动静都听的清清楚楚,洗碗声,训斥孩子声象在自己家。

甘洛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彝族同胞居住地,汉人叫他们老彝胞,彝族女子的裙子需要4米布做成,他们不穿鞋,赤脚在山里行走,睡觉的姿势很怪,露天点堆篝火,人和人围成圈,两人前额对前额度过一晚上。彝胞女子喜欢汉人小孩子的衣服鞋子或男人帽子女人围巾,他们用从山里采来的药材和汉人交换他们喜欢的东西,母亲的绣花手艺就是跟阿妹子(彝族的年轻美女)学会的,母亲绣的花,镶在我衣服领边,穿在身上,让我美的心花怒放。

我们一群孩子在外面玩耍时,常能看见天空上盘旋的老鹰,这种飞禽异常凶猛,俯冲下来抓鸡撵狗,有时候,会扑向小孩子。

能见到猫头鹰,它圆圆的大眼睛,毛耸耸的身体,我们常常被吓哭,在那种地方生活,最怕生病。记得我有一次生病,母亲背着我步行十里路去看医生,小路荒僻没有人烟,耳边能听见野狼觅食的嚎叫,那份焦虑恐惧,母亲只有背着我,一路奔跑回到家,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至今提起,眼睛忍不住湿润,是呀,为娘为了孩子,什么样的苦都会吃。

                          05

1965年,14列电迁至西北甘肃省酒泉。

在嘉峪关,大妹妹红玉来我们家报到。

父亲和母亲爱好读书,我的名字怡是父亲翻阅三天新华字典而取,寓意我一生快乐;大妹妹名字得之元曲“冰蓝袖卷翠纹纱、春笋纤舒红玉甲”,父亲爱好古诗词,这使我从小受到影响。

关于红玉妹妹的到来,母亲这样说:有一天,父亲去海边逮鱼,撒下渔网,往岸边拉时,觉得网很重,父亲好高兴,以为这回逮条大鱼,却发现是个娃娃,哇哇大哭着,父亲见她哭的可怜,便抱回家来。

以后的日子,我从未看见父亲钓鱼拿过渔网,他用的是鱼竿。至于大海,我至今相信在嘉峪关,有片碧蓝的大海,妹妹是父亲从海里捞出来的。

父亲带着我们,与14列电走过四川甘洛、陕西宝鸡、阳平关,所到之处,蛮荒僻野,人烟稀少,房屋简陋的近乎原始,然而,为了发电,从未听父母抱怨过。

陕西阳平关,是一个铁路汇合车站,纵横交错的铁轨上行驶着南来北往的列车,我和我的小伙伴身背板凳和书包,穿过铁轨去上学,露天的教室,水泥板课桌,条件贫寒简陋,在那种条件下,我学会了读书写字。

长大后,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深刻感受到诗人笔下苍凉孤寂的西北阳关,留给人们一代代无际的惆怅与孤寂,只有14列电人,用顽强、勇猛,坚韧不拔的努力在这里奋斗,让电流通往千家万户。

                          06

70年代,14列电来到江苏徐州。

小妹妹来我们家报到,母亲在徐州医院里生下她,正值早春二月,窗外一束梅花开的娇艳鲜丽,拂晓的梅花,就叫晓梅吧。

14列电在这里度过11个年头,于1982年10月完成其使命,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相信每个列电人之家庭走过的路都充满艰辛,我家也不例外,孩子成长需要父母付出心血操劳,赡养老人,帮衬亲戚,需要父母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父亲去工作,母亲扛起家庭乃至家族的重担,母亲,从另一个角度,是家庭的顶梁柱。

我1岁时,母亲遇到一生中最难的坎。

她的工作单位因国家政策停产,她失去了工作,一家大小加上老人(我祖父在我们家生活六年),抚养孩子,仅靠父亲的工资远远不够。母亲是要强的人,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在家里从没做过家务事,她不气馁,从头学习,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开始职业规划。

我亲爱的母亲,在14列电跟随父亲做临时工,服务电站职工。母亲做过裁缝,她的手巧,裁剪、制作、缝纫、熨烫一个人操作完成;为职工浆洗床单被褥;在锅炉房烧开水;挑着饭桶走很远的路为值班职工送饭:她做过食堂厨师;在工地上推车抬筐,浇筑水泥板;绞铁丝,扎竹把;浇筑水泥板这个活,是强壮男人做起来都吃力的活,母亲用她孱弱的身体工作七年,她用辛勤的汗水支撑着我们庞大的家族,婚姻后的母亲俨然成为女汉子。

母亲文化素养较高,小楷写的非常漂亮;她言语犀利,性格分明,做事麻利爽快,她爱学习,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她学会擀面条、包水饺、做汤汁藕、米粉肉、红烧肉;她做的酒酿汤圆、凉拌菠菜粉丝是我最爱吃的。

                        07

如今,30年过去,14列电早已成为历史,当年的我们这代人年过五旬,不少人升级爷爷奶奶。我们家随父亲来到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在新单位,父亲的爱岗敬业,母亲的勤劳拼搏,14列电的无私奉献深深影响了我们,我和父亲一个单位,凭着自己的能力,考入幼儿师范学校就读,取得教师资格证和高级教师证,是单位的工作骨干,业余时间爱好写作,作品多次在省、市、地方报纸、杂志上刊登,曾被当选徐州作家协会理事及会员。

我的两个妹妹,研究生学历,工作在教育战线上。

应该说,列电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我,46岁那年,单位被收购合并,许多员工选择内退或到边缘岗位,我冲破阻力,参加岗位应聘考试,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挑战文化主管,因年龄在面试中被刷;第二次参加考试,以良好的成绩担任驻外项目部的综合管理工作,被派遣河北定州项目部,成为单位改制的赢家。

跟着父亲闯天下

                              尾声

如今,父母亲年过八旬,回忆起当年的14列电,如数家珍兴奋不已。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细化、高科技管理的电厂发电效率更高,更强,但是,在列电人的心里,那一段珍贵、难忘的岁月,永远珍藏在记忆的长河里,成为宝贵的历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