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他知道,他就知道吗?
最近给小儿在网上订购了一个玩具,小儿由于对玩具的渴望,不断的询问什么时候到,还差几天,到哪了。每到想起来这个心心念念的玩具就会开始追问之路。
可是当他想起来询问自己的玩具时,我可能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并不会和他在这个点上产生共鸣,心有灵犀。
于是在他询问我:“到哪了?”我觉得是一个前不着边后不着檐的问题,
于是我问:“什么到哪了?”
小儿::“就是那个买的东西”
我:“买的什么东西”
小儿:“给我买的那个,还差几天到”
可能清闲的时候脑子会思考一下,想起来昨天或者前天给他买了个玩具,但是有可能我压根想不起来他问的是什么,而且还有可能因为问了这么久而不能捕捉到关键信息而恼火发脾气。因为我真的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当然,小儿也会以为自己知道的,在乎的,关心的,妈妈也知道,从而觉得妈妈在敷衍自己不正面回答问题而赌气。为什么问了这么久还是没有答案。
所以我在想我们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比如我们在跟客户聊天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客户对报价的反应,可能我们会说“你觉得怎么样?”此时,客户可能同时收到很多供应商的报价单又或者不知道你提到的“觉得怎么样”是指的什么,是身体,是工作?还是生活?从而认为是一个垃圾邮件或者无聊的问题。你以为对方知道,其实对方可能压根就不清楚。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并不是专门为某一个人而服务的。
但是当我们将信息具体化的时候,就会问:“对于某某日的,来自哪家公司的,关于什么产品的报价,你们考虑到怎么样?”这时客户就会非常清楚的知道你问的是什么事情,即使自己忘却了,可能也会去翻看某日的聊天记录或者邮箱来查看当天的报价。
如果我们再做的更具体一点,把上次的报价添加到邮箱附件里,或者截屏给客户看,是不是更省去了客户去翻阅资料的麻烦呢?
所以说,信息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性。
当你去催客户的款项时,是直接说:“打钱了吗?”还是说:“某个产品的钱付了吗?”还是更具体些“什么时候,某个产品,订货多少的预付款多少金额,是否支付了?”
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觉得我在乎的,对方也在乎,但往往是你在乎的,对方可能一点也不在意。所以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主谓宾缺一不可。即使你们彼此都很熟悉,那有头有尾的对话也会提升语言的魅力。不要觉得繁琐,正是因为繁琐,才体现你的专业性,细致性,负责性。
用一句不怎么好听的话就是将你的客户当成一个只有三岁智商,不能自食其力,需要你亲力亲为的服务对象。什么事情都需要你为他考虑周全。此时,你的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到位一些。反之,如果你将你的客户当成一个无所不能,只需要一个眼神就明白所有的人的“神”,那么你们的交易注定是个平行线。
回到开头的小儿玩具的事情,如果小儿一开始就可以清晰,简练,有效的自我表达;“在网上给我订购的某个玩具,现在到哪了?”我可能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他要问的是什么,而不是我在刨根,他在求答案。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抓狂。还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