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日记] 02 自我激励与正面管教
文|新的遇见
孩子哭喊的那句“你们都对我失望了,老师也不喜欢我了”让我仿佛猛然被敲打了一下(见前两日写的《跟青春期孩子的对话》)。再结合面临中考的孩子(也许不止是我家孩子)对升学的意义其实还并不十分理解,更多随着大流在走,虽然脑子里也有关于前途、自由选择、阶层标志(比如看到城中村里游手好闲的少年,他自己跟同学说看来还是要考上好学校、不然象他们一样。而我们家大人并没给他灌输这样的观念)等朦胧概念,但其实还是方向不清、动力不足。我在想,到底让孩子接受更多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观去努力被主流社会接纳好呢,还是多些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去发展自我个性和建立独特价值好呢?
图片来自网络拜访到@周青老师的主页,看到老师一直在践行正面管教,很赞。读到她的这篇《孩子,你一直都在老师心里》时,也就我的担心跟老师做了些探讨:
我: 有时候,孩子过于看重表扬和批评是不是我们做家长老师的要留个神,淡化一些好?
周老师: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担忧,目前,持续的关注正向和具体的赞美,已经成了我鼓励孩子的一种习惯,可以因人而异!您觉得怎么对孩子好或者说孩子觉得我们怎么对他才算是对他好,我们就怎么做!
我:最近正因儿子在学校的一些反应,让我想到这个。孩子表现出对老师的批评有明显的矛盾心理,也反映出老师表扬时他也是很在意的,所以受批评了,就会觉得大家都不喜欢他、不信任他了,容易自我否定。但个人要成长,不可能一直接受表扬。
周: 当老师持续的表扬给了孩子很多的信心和力量之后,师生之间会建立一种非常和谐融洽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无论怎么批评孩子都能接住!
我:但是不能保证一个人切换到不同的环境,都有这样充分的正向激励,所以我会比较多去考虑怎样帮助孩子生发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当然,我同意在中小学阶段,有更多正向激励对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有帮助。但有时,作为家长,环境不一定完美,除了自己的肯定,还得帮孩子更淡定地对待外界的评价。
进一步思考,每种教养方式都要考虑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对接和适应,强调“自我激励”或许更多来自于西方文化对于个性和独立的崇尚,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朝独立和成熟发展,但是社会组织也会有利用人性中从众趋利的特性,去设计奖惩机制,特别是在东方文化强调顺从与攀比的环境中。如果不是在以人为本的环境中,或许擅于“自我激励”的人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认同和接纳,而人都有社会性,不可能完全忽略社会评价做好自己。在反差较大的环境中切换也容易导致自我认知的闪在冲突。
“正面管教”与“自我激励”并不矛盾,“正面管教”可以是“自我激励”的打底和示范,可以更多夸赞人的独特面、引导个性的正向发展。但两者可能都要面对现实环境中与之相背的地方,在激励个体的同时,也要引导个体学会理解和消化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制度背景的不同声音,更好地整合和巩固自我认知,学会在遵从社会规则、理解社会文化的前提下绽放自我。
新的遇见 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