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的梦雨(2)
第一次看到梦雨,是在纳吾肉孜节的演出会上!那是一九六五年的三月廿二日。在新疆,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其它民族,但凡过节,就是全民同乐,不分民族,一起狂欢……
当然,在那个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所谓狂欢,也就是跳跳舞,唱唱歌,吃一顿拉面或者抓饭。唯一可以畅开吃的,就是瓜果。别以为三月份没什么瓜果,新疆的冬桃和冬瓜(甜瓜的一个品种)不仅香味独特,而且甜度超高。
塔里木劳改农场,为了大家能够欢度纳吾肉孜节,特地在指挥部的篮球场上搭了一个舞台,并且要求各大队都准备几个节目。我们大队,则由我执笔编了一个活报剧,剧名《噩梦醒来》。活报剧,其实就是时政类的小品,只是那会儿,小品尚未风行。《噩梦醒来》是为了配合当年的援越抗美。内容是描写美军厌战、反战情绪,同时表达了越南军民的抗美救国精神。现在我还能记得的剧情画面是:夜色中,两名美国大兵望着一勾弯月,聊起了各自的思乡之苦,同时吐槽越南丛林的恶劣天气以及战争的恐怖、血腥。正当他们惺惺相惜的时候,南越游击队从天而降。两名美国大兵终于成了南越游击队的俘虏。他们在被俘的那一刻,终于庆幸自己获救,而摆脱了纠缠已久的噩梦。活报剧由我和同事杨容大,分别出演美国大兵乔纳森和约翰。
那晚上演的节目中,最亮眼的,当然是梦雨的曼佗玲独奏!报幕员报过节目后,走上台来的是一个靓丽的女孩,她用双手抱着一支古朴的曼佗玲,款款而来。跟在她后面的是四个维吾尔阿达西!阿达西翻译过来就是朋友的意思。这四个大男人,手里分别是达甫尔(手鼓)手风琴、日杰克和杜塔尔。很显然,四个大男人是为梦雨拌奏的!
梦雨的出现,场面瞬间被点燃!这个女孩不仅漂亮,而且身材出众。大家鼓着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这个美人儿。讲真,男人们都十分亢奋,显得丢了魂魄似地。女人们也许只剩羡慕妒忌恨了!不过,再怎么看,我都觉得她是个俄罗斯人……
梦雨的一曲《小苹果》弹毕,全场掌声雷动!恰瓦克恰洛佗(呱唧呱唧)也能别令(再来一个)的喊声一片。《小苹果》是首俄罗斯民歌,旋律优美,跳跃感十足。我后来学会了前面的一小段:啦啦咪索咪,发来拉发咪佗,来来拉佗佗,西拉西佗拉,来来拉佗,西拉西佗拉。啦啦佗咪,拉索发咪,发西来发,索发咪来……
梦雨弹的,肯定不是人们现在吟唱的那首《小苹果》!在场内观众的一再要求下,梦雨又弹奏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几首歌曲,并且用双语向大家表示了感谢:谢谢大家,谢谢!勒哈曼脱。
演出是成功的!有七个节目被评为一至三等奖。而梦雨的曼佗玲独奏被评为一等奖,我们大队的《噩梦醒来》也获得了三等奖。政治处主任刘朝阳在评奖结束后告诉大家:获奖的七个作品,将会报送参与沙雅县的五一汇演!所以,场部将在下个月,专门组织大家集中排练,到时候再通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