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读书笔记

2022-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胖

11.3#得到/电子书/见识

我的一位校友,自己创业非常忙,但是仍然把孩子培养得非常好,后来孩子上了哈佛,我问他是怎样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把孩子也培养成小创业者。”在上哈佛前,他的孩子组织起一个慈善组织,经营得不错,在当地也小有名气。现在他的孩子虽然上学去了,这个组织依然在当地发展得很好,说明他当初做的事情很有前途。事实上,我的这位校友虽然事业非常成功,但是为人谦和,非常勤勉,他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来自“见识 | 吴军”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孩子可以是老师的事,但育孩子一定是家长的事。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家长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很多家长只是“被迫”成为家长,而忘记了跟孩子共同长大。

特别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心态还没有从“自我”中拔出来,从心理上完全不认为自己应当放弃部分的“我”,在孩子身上多付出点。

很多年轻的父母对孩子没有责任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只关注自己的人。

前几天网络上曝光的新闻很耐人寻味:

孩子姥姥因为有事想回自己家几天,而女儿却不答应,因为“孩子没人看,自己看不了”,母亲愤怒地喊:“孩子不是我的,是你生的。”

为什么年轻人普遍认为:“看孩子是”奶奶、姥姥“的事?

还有因此而引发的讨论:“如果婆婆不给我看孩子,是不是她老了我就可以不管她”,这种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可怕的思维:

对方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父母养孩子只是为了“养儿防老”、“看不看孩子成为赡养老人的前提”的话,就把最无私的爱作为等价来交换的,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在父母还不具备独立担当的意识之前,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

言传身教,只能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