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父母不成全就不幸福的孩子们,请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导读:失败在自我奋起的路上,就让父母多笑笑;牺牲在既得利益的路上,大概你又怨父母选的路不对了。
1 、也许看到标题,第一直觉是那些婚姻被阻碍的可怜人儿们。不是的。父母贯穿你的一生,从小的兴趣爱好选择,长成后的工作选择,婚嫁问题、养娃,甚至于有天我等的养生以及养老。
所以以下抱怨你总是占二三。如果从小我妈不强迫我学舞蹈,我现在应该是个画家;如果不让我留在这个小县城,我应该也至少去过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如果不是父母的拆散,我们现在应该恩爱有加。如果、如果?还有很多。
如果真是这样,父母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在哺育你成年后就消失在你的世界里呢?
2 、试着反思,会有很多的心酸,因为我们总爱找父母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2011年12月8日,印度国宝阿米尔·汗 主演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 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轰动。在皆大欢喜的感动中,有国人许多的意犹未尽的感同身受。
故事讲述三个考上印度皇家工程学院的三个男同学的故事(这所学校也并没有女生)。影片采取倒叙的方法娓娓道来,提前让我们知道了三个主人公的毕业十年后的命运。我想导演很好的给出了一个命题“当你提前知道十年后的你将会过的怎么样,你是否有勇气奋起”。
三个主人公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放浪不羁的兰彻最后成了拥有4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是院长眼里不同于另两位主人公的贵族,且贵族往往自带的天赋异禀。来自中产阶级的法罕成为了野生动物摄影家,父母卖掉计算机才能买他的相机。来自社会底层-姐姐嫁不出去,爸爸重病,妈妈哀怨,论文总通不过被劝退的拉加当上了自认为不可能成为的机械工程师。
印度的爸爸妈妈,印度的孩子,有我们共同拥有的烦恼跟困惑,影片的成功在于所有的孩子,都直面了自己的人生,走完了自己要走的那条路,且无一例外都成就在了各自的领域。
没有人躲在“都是因为我爸妈我才这样”的自虐、堕落模式下安心过活。
3、每个人活着,都有别人看不到的苦。而获得幸福面前,人人权利平等。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电影,电影总是理想主义,不会有意外。生活里我们可是经不起任何的意外啊,一旦选择了不好回头啊。
对啊,一点错都没有。可是生活就是要理想主义啊。春晚很无聊尴尬不是吗?新闻联播很枯燥无趣不是吗?可是为什么全民吐槽电视的理想主义,也并没有取缔掉呢?
父母的不成全一定程度上是由爱与经验又抑或面子生出的无视一切的既得利益许诺者,像一场赌博,并不能确保你的输赢。我想除了你自己,一切都是外在因素。更何况,听从或者忤逆父母,失败的概率都是同样存在。失败在自我奋起的路上,就让父母多笑笑;牺牲在既得利益的路上,大概你又能怨父母选的路不对。
4、苦难的样子总是多种多样,兰彻其实只是个园丁的孩子,替人读书,然后拱手学位。而幸福的样子总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活成你最想成为的自己。
再固执的科学院院长也许下了让外甥当足球队员的心愿。
再寻死觅活的拉加全家,也不再寄希望于烧香拜佛。
再没有女性地位的院长女儿米娅,也勇敢逃婚,抛下了银行家未婚夫。
路就在那里,没有人教你该怎么走,在获得幸福前注定要经历痛苦与孤独。
在过去几天浓浓的年味中,相比较兴趣爱好,工作选择,中国家长影响孩子最深的大概还是婚恋。但相反,婚恋反而是最让人欣慰的存在了。路在那里,还有爱人一路陪你走过,而身后的父母也并不会从此切断缘分。
世上唯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大概只有父母。
2018,祝所有人,都自个人成全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