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围墙以内的某种意识形态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晶莹剔透JY
今天下午继续在学校里为老师们服务,递送保单和讲解,其中一位老师跟我提起,之前新闻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讲课赚钱救妻子,她和先生说起这件事,两个人都觉得,还是得买点保险,别万一以后落到这个地步。不过因为之前不了解,医疗险都不小心买了好几份,听我说了才知道多了没用。
其实医疗险很多老师都觉得有必要,包括这次的深圳医疗险,昨天给一位老师送保单他还说,这多好,不用花自己的钱,可以刷医保卡,保额还这么高。不过说到重疾险,今天另外一位老师跟我说,她身边的朋友跟她说,买重疾险没啥用,那个钱拿去投资,几十年后,都赶上保额了。
这个观点我很早就听说过,我没从事这个职业之前,我也有过这个怀疑,但是,现在我知道,不是这样的。
对于普通家庭,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最佳金融工具,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坚持投资几十年并获益,并且看病的时候,正好有这笔现金在。没有规划保险,这每年的几千或者上万块,可能花掉或者凑在买房首付里面去了。如果中途要用大钱,还供着房贷,家人会愿意把房子卖了治病吗?
其实,保险的保额现在几十万可能以后也不够,但是至少能缓冲一下,比较有观念,有经济实力和远见的,保额都200万起,所以,能加的都建议加到保险公司拒保为止。
我们普通百姓喜欢用值不值来盘算一个事情,如果风险能算,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之前在《时间到金钱价值和金钱的时间价值》里面,我已经对这个问题阐述过,现在加上一点内容,也希望能回答这些老师的困惑。
某教授说了,其实很多老师因为常年专心科研和教学,对金融不管不问,对保险更是一头雾水,觉得银行就是最保险最省心的理财。
咱们不能非议,还真得为他们的专注教研点赞,他们真的是无私奉献,只是,如果能慢慢改变一点观念,懂得如何更好管理家庭财务,可能会更好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