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题三-关系学习总结和思维导图
一、关系即命运
主要介绍了内在关系模式的概念,它的基本理论是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6岁前家庭关系模式的内化,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当下的关系中时,就构成了命运的轮回。
这个逻辑反过来,就可以去了解一个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在当下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内在的关系模式,而这也是他童年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人想疗愈和改变自己,也需要借助关系。
这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呈现;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有了这个意识,就相当于有了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可以看破关系的迷雾。
二、关系,就是一切
主要讲的是链接和心灵感应。每个人都是孤独而自恋的,必须和别人建立链接,才能走出孤独,意义感、存在感、幸福感等,都从这儿来。特别是当和另一个人有超越了时空的心灵感应时,你会真切体验到,有一些东西是超越你孤独而自恋的自我的。
心灵感应的办法很简单,全神贯注投入即可,但它段位实在太高,想要做到非常不容易。不过,我们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概念: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这是一个根本逻辑,所以,关系才是一切。不被看见的感受就像不存在一样,因为渴望被看见,人往往保守不了秘密。
三、权力规则与珍惜规则
主要介绍了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关系理论。马丁·布伯说,相比起“自失论”和“自圣论”,他认为关系才是存在的本体。所谓自失论,就是自我不重要,而世界本身是本体;所谓“自圣论”,就是自我是存在的本体。
马丁·布伯将关系分成了“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类。一旦你将其他存在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工具和对象,这就是“我与它”的关系,而你放下了所有期待,带着全部本真和其他存在相遇,这就是“我与你”的关系。
这就引出了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当构建“我与它”的关系时,会使用权力规则,也就是“我说了算”;当构建“我与你”的关系时,会使用珍惜规则,也就是“我珍惜你的本真存在”。如果想让关系中有被滋养的感觉,必然要用到珍惜规则。
四、拥抱你人格的对立面
荣格的性格与阴影理论。
讲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哲学观: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
个人意识的A和集体文化意识中的A,也就是所谓的正确的、正能量的,这些东西一旦被视为正确,那么相反的-A,就会被视为错误,但A和-A,是一样重要的,被我们排挤为-A的,恰恰是自恋、性和攻击性等这些生命动力。
四、一、二、三元关系
这一周的内容看起来很复杂,但它有一个基本逻辑:复杂的关系,都是为了处理-A,也就是被我们感知为“坏”的东西,先是将一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二元关系中,接着又把二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三元关系中,而关系越是复杂,处理“坏”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世界之所以这么复杂是有道理的。
同时,我们不断在扩大“好”的感知范围,先是感知到“我”是好的,接着感知到,“你(妈妈)”是好的,而后感知到,“他(爸爸)”是好的。当真切感知到,我、你和他都基本是好的,就意味着极大的整合。当这个整合完成后,就可以从复杂的关系,回归到一元世界中。
关系的价值就在于此,内在心灵经过外在关系的淬炼,最终破除掉一切二元对立,回归合一。
总结:内在关系模式就是命运,内在关系模式会不断的轮回。要想自我疗愈和改变也要通过关系。渴望被看见是人最本真的需求,即渴望和他人建立链接和感应。婴儿时期与母亲建立链接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就不会缺乏安全感。不被看见的感受往往自己会认为不存在,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人很难完全保守秘密。关系可以被分成“我与你”、“我与它”,当放下所有的预判和期待,两个本真相遇才是“我与你”,除此之外都是“我与它”,因为把它当成了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婴儿出生认为“我”与世界是一体的,慢慢会发现妈妈是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妈妈和我一样,再后来会发现父亲代表的外在的存在,代表不同,所以父亲的存在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题三-关系学习总结和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