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陪孩子成长]

教孩子识字,我只用了这两个办法……

2018-03-04  本文已影响42人  墨遥

过年回家,表姐带着女儿玉儿到我家做客,指着对联上的“人财两旺”问玉儿认不认识,玉儿说,只认识“人”,表姐很无奈地感叹,这孩子认字很少,真是愁人。

上一年级的孩子了,认字这个水平,的确很愁人。我儿子墨墨跟玉儿一样大,已经认识了好多字,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通过平时的表现来看,肯定是不少了。他自己看书完全没有问题,即使《西游记》这样的大部头,里面的大部分字也都认识。

跟我妈说起这个事,我妈说,你表姐哪有时间教孩子啊?她自己开店,又要带孩子,天天忙得要死。是啊,表姐生完孩子就离婚了,这些年一直是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特别不容易。

其实我根本没有刻意地教孩子识字,他认字都是不经意间学会的,而为了这种“不经意”,我特意做了两件事。

图片来自网络

一是陪孩子读书。儿子十个月大的时候,给他买了第一本书《小人鱼的故事》,其实那本书都是字,图画很少,不适合小孩子看,可他竟然特别喜欢,到现在还留着,已经破破烂烂了,后来自己用胶带粘过几次,粘完了也是破。

很多家长说,那么小的孩子会看什么啊?我家的只会撕书,给他本书他就撕了。其实没关系的,他要撕就让他撕好了,一本书也没多少钱,大不了再买一本,他有这么一个过程,最多撕上几本就不撕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很重要,你喜欢学习,天天看书,孩子自然就看了。即使孩子很小,他也会模仿。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小就会玩手机?还不是因为大人天天玩,他慢慢就学会了。如果每个家长天天都在看书,那会玩手机的孩子肯定就不这么多了。

孩子小的时候,首选的是绘本,经典绘本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好处。刚开始可以先看字少的,慢慢过渡到字多的,家长陪读的时候要形象一点,比如模仿动物的声音啊之类的,让孩子产生兴趣,孩子就会看了还想看。潜移默化之中,孩子就有了很大收获。


二是把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学习,很多家长刻意把生活与学习割裂开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枯燥的活动,是一种必须要完成又很难完成的任务,这样他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学习面前望而却步,如果家长再严要求,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墨墨小的时候,我带他去超市,就会刻意地教他念广告上的字和商品标签。即使是个简单的“牛奶”也会念给他听,时间长了他就认识了,甚至哪次广告牌换了他都能看出来,后来大一点,就给他自主选择权,每次让他自己做主买一样东西,但是必须要认识,知道价格,这样他就有了学习的动力,顺便还消灭了撒泼打滚要东西的可能性,可谓一举多得。

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学习。比如,我儿子有一阵特别喜欢购物小票,天天收集这个,去超市到处捡人家不要的小票,拿回家后进行角色扮演,他当收银员,大人当顾客,乐此不疲地玩了好几年,不知不觉认识了好多字。后来又开始收集车票,车票上的地点不认识的时候就去查地图,从看本地地图到全省地图,从全省的全国,现在没事就拿地球仪转一圈,找找哪个国家在哪儿,比我当年学地理用心多了。

不过,儿子最喜欢的还是坐公交车,公交车一块钱一次,这两年花掉了几百块,每个周末娘俩不是在公交车上就是在去坐公交车的路上。当然,他不是简单地坐了就完了,在车上他会去看每一个站点,下车的时候让我把站牌拍下来,回家抄在纸上,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同时还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路线图画下来,包括立交桥、路标等都一清二楚,一段时间下来,很多路线的站点都可以全部背下来,出门也不会迷路,因为这个城市的轮廓已经在他心中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可有多少父母真正尊重了孩子的兴趣?大人觉得孩子喜欢的东西不值一提,却不知每种爱好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爱学习,是我们大人,人为地把学习与生活分开了,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反过来,又去责怪孩子学习不好,想想,到底是孩子做得不好,还是我们做得不好?这值得所有家长反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