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渭水河边的相遇

2019-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静享成长

2018年年末,从山西太谷赶来陕西宝鸡,参加了一场饕餮盛宴。由我仰慕已久的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教授举办。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参加此次盛会的收获:幸运。

幸运相遇。2016年是我第一次遇见“学习力”这个词。这三个字对我至关重要,他帮我决定了我的职业,当一名教师;他坚定了我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当一名为学生终身发展助力的好教师。说直白点儿就是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是现阶段自己的浅层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4.0教育时代的来临,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们了,我们不否认这样的奖惩教育确实为工业时代输出了大量的“人才”。但未来已来,学校的教育和时代产生了代差,我们就想要去改变。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改变?作为施教者我们到底应该给生命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改变?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能很好的立足于时刻更迭裂变的时代,并能够让他们很好地肩负起自己所处的时代使命?我想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习力)是根本。

从遇见“学习力”这个词开始我就一直在寻找,可是没有出路。只是零星的一个小点一个小点的在抓取,但乔布斯说过:“生命里的每一个点都会最终连成线”。2018年年末,在宝鸡三天的课堂观摩和刘濯源教授关于“心智教育”的讲座犹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这几天的思维碰撞好像能将我之前的一些思维散点稍微连成一条线段了。他说教育要从“根”上做,而“心智”就是根,而思维又是“心智”的根。所以庆幸遇见刘濯源教授,庆幸遇见“心智教育”,庆幸遇见“思维可视化”更庆幸自己从开始走就未从停止,并且不断修行。终于两年后我们相遇,这是一次灵魂的相遇,也是修行路上的一次跃进。

幸运自己年轻。很庆幸作为老师在年轻的时候能够遇到了“学习力”遇到了“心智教育”。因为老师拥有了“学习力”就好像师生都拥有了在面对学习这场大战中完胜并且双赢的得力武器!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不自觉地成了学习力的最大受益者。我的学识、我的思维、我的能力都在不断地向上生长。很有可能我还有机会拥有一个的“最强大脑”哦。我不怕自己的起点低,我不怕我不如别人聪明,因为我年轻,掌握了学习力我还有很长的路可以加速度。

第二点我想说尊重科学。拥有“最强大脑”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事,更是每个家长对孩子求之不得的殷殷企盼。都想着我的孩子就是别人家所说的孩子。伟大其实离每一个人都很近——只要我们尊重科学,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心智教育”就是在强大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探究中诞生的,所以今后我要继续学习心理学和深度学习“心智”理论并将它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想当教育的高手,不想当教育的老手。

然后尊重规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万事开头难,而且事物在向前发展中一定不会一帆风顺的。这两天观摩了宝鸡高新区学校的思维可视化课堂,学生们的思维广度、思维深度和思维精准度都让我拍案叫绝。我的学生也要成为这样的,一直是我的教学目标。可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发现我的学生根本就不care。之前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并有着深深的挫败感。今天找到原因了,老师的教授没有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简单粗暴的技巧传授只能是没有共鸣的灌输,思维当然训练不出来。最致命的是老师的思维节点也没有架构起来,谈何教会学生去构建思维框架并得到深度发展。但与此同时,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我又发现,这本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不管刚开始是多么烂的输出,至少开始迈出了这一步,而且当我们在这个着力点上不断输出和持续输出时,你会突然发现之前每一次“那么烂”的输出都是那么的有意义!这也是思维不断精准、深化的过程。

最后,我想说责任。作为施教者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是教育,所以每每面对学生,我都深怀着一种为人师的敬畏之心。我要用我的言行传递给我的学生什么的能量?我要用我的能力传授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我要用我一颗真诚的心传达给我的学生什么样情感?我到底能创造出多少价值?灵魂一受到拷问就感觉自己责任重大而且不敢稍有懈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实践学习力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干出点事儿来需要情怀,人活着总是要有梦想。今天,一个青涩教师写下了她的大大梦想,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