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梦想一个入口,让努力长出翅膀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扒一扒孔圣人头上的那些"帽冠"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302人  山色归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尊之为“孔子”,经后世历代君王和封建统治者不断褒扬拔高,加了很多头衔,就成了后来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很多人认为孔子姓孔,这么说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从秦汉以后,姓和氏不分,或者说姓、氏合一了,今天你问遍布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孔子后裔,他们肯定会毫无不犹豫地说孔子和他们自己都姓孔。

说它不对怎么讲?严格地说,其实孔子是子姓孔氏,也就是说孔子姓“子”,“孔”只是他的“氏”。封建社会后期姓和氏逐步走向融合,即姓氏不分,也就是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大约到宋朝,中国的姓氏已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或姓氏)几无没什么区别了。

但是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是不同的,有严格区分的。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姓”起源于人类社会首先的母系社会,“姓”者,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母系的血统;“氏”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

所以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那么我们来追踪一下孔子的姓氏。商朝(殷朝)开国之君商汤(也叫成汤)叫子履,也就是姓子名履。商朝历经29任君主,末代即位的暴君商纣王叫子受,纣王有一个庶出哥哥,叫子启。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商朝的祭祀。

武庚在周武王死后叛乱被周公所剿灭,周公又封商纣王的庶兄子启(也就是武庚的大伯)于宋,子启当年在商朝以纣王大哥的身份得到的封地叫“微”,所以后世一般称呼宋国的开国君主叫微子启,微子启去世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孔子就是微仲的第15世孙。

这么一扒拉就很清楚了,孔子有商朝天子的血统很清楚,他自然是明明白白地姓“子”。孔子的六世祖就是当时宋国大夫、大司马孔父嘉他姓子名嘉,字孔父。正是从他开始,孔子家族继承“孔”这个氏名。

我们再说说孔子称谓中的“丘”和“尼”。孔子的老爹叔梁纥起始是鲁国一个砍砍杀杀、性情急躁的武将,他曾娶了一妻二妾。首先娶施氏女为妻,一连生了九个女儿;于是纳了施氏一丫环为小妾一号,生一个跛腿儿子伯尼(又名孟皮)。六十多岁才凭军功跻身“大夫”之列的叔梁纥,显然觉得伯尼作为贵族继承人很不体面,因而66岁时娶了颜家18岁的三女儿颜征在(孔子母亲)做小妾二号。

史载“(叔梁)纥与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里“野合”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在野外苟合、“打野战”。古俗认为:年过六十四岁结婚,不合礼仪,叔梁纥在66岁与18岁的颜征在就是这种年龄相差较大、不合礼仪的婚配,也就是碍于礼法没法举办正式婚礼,故称“野合”,所以有人说孔子是“私生子”就是这么来的!

可能是其父叔梁纥年龄过大的缘故,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虽说生下来相貌奇丑,这却叫“圣人异相”:双眼露白,双鼻露孔,双耳露轮,嘴露齿,谓之“七漏”;再加之头顶凹陷,也就是他头部四周高中间低,形似山丘,还有孔子父母曾在尼丘山居住,其母曾祈祷于尼丘山并受孕,所以叫“孔丘”

由于孔子先有一个跛腿兄长叫伯尼(孟皮),依照古代“伯仲叔季”的年齿顺序,他作为男丁里的老二叫“仲尼”就顺理成章,文革时期批孔时“孔老二”的称呼满天飞就是这么得来的!

至于孔丘有被人称作“孔子”或“孔夫子”,这里的“子”与他姓氏里的“子”意思不同,是古代对有学问、道德高尚的男子的尊称,大致是“先生”、“宗师”的意思,如后世的孟子、曾子、韩非子、荀子、墨子等等。

后来由于孔子被认为是最博学的人之一,道德品质也是出类拔萃,后人他加了“天纵之圣”、“天降木铎”的赞誉。“天纵之圣”好理解,上天降临下来教化众人的圣人;木铎就是以木为舌(撞锤)的大号金属铜铃,相传古代从夏商周开始,政府人员在宣布政教法令时,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以引起众人注意,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孔子就是上天指派下来摇木铎的人,自然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征意义。

由于孔子在学术教育、传道育人、道德品质等诸方面杰出的成就被奉为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特别是他创立的儒学契合了历代统治者巩固政权、加强统治秩序的需要,历朝历代的给予他的敬称、谥号、封赠、褒扬的名头、封号越来越多。

先是其母国的老大鲁哀公在孔子去世时给他亲致悼词时尊称他为“尼父”,这里的“父”倒不是说他相当于严父、慈父,而是古时常在男子字后加父字以示尊敬,如《梁父吟》,因孔子字仲尼,故称为“尼父”。

接着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意思是封孔子及其后裔均为褒成侯,可以理解为方国名;“宣尼”是谥号,“尼”自然也是暗合仲尼这个称谓;“公”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看来这是“行政级别”上升的开始。

后来的帝王也不甘寂寞,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尼公”,北周静帝封孔子为“邹国公”,隋文帝杨坚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后改称“宣父”,他儿子唐高宗李治大约是想拉进与孔子的距离,尊奉孔子为“太师”,无奈他老婆武则天不吃这一套,执政后恢复孔子公爵,改封“隆道公”。

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孔子又开始被动“加官晋爵”了,李隆基晋级加封孔子为“文宣王”,热衷封禅的宋真宗赵恒微调了一下,先后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元明清乃至后来的中华民国基本上是在以往的框架上做些文章,无非就是“大成”,即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至圣”则是说孔子是古往今来所有圣人中最贤明的圣人。

历代统治者出于对孔子思想学说的尊崇,特别是对“朝廷教化”有用,都为他的各类头衔、封谥选择了尽善尽美的字眼。其实孔子在世时大多数时段日子都过得很恓惶,周游列国时甚至有时食不果腹,东逃西窜,有一次他还自嘲其本人“惶惶若丧家之犬”!

另外有一个问题颇有趣:孔子和关公是中国古代“一文一武”两圣人,这两人都是去世后获得了历代统治者不断的“火箭提拔”,但是“文圣”孔子至于“文宣王”的王爵就止步不前了;而“武圣”关羽一直做到所谓“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的“帝位”。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古代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安邦治国之本,“重文抑武”也一直是或现或隐的国策,同品级的武官实际地位和权力远远不如文官(除了直接上阵厮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关帝”还不如“文宣王”!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