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高效学习训练营之模块施工之二:四大天王、随入随出
李倩老师主讲的得到高效学习训练营第4课继续讲解关于“模块施工”的要点,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在学习时非常关心的一个诉求——怎样学才能记得牢靠?
学东西记不住可以说是大部分人学习最大的一个痛点。而检验学习成果的指标之一似乎也是看我们到底有没有记住。
除了死记硬背,还有没有更科学、更好的方法呢?李倩老师在这一讲中就通过还原一次她使用“四大天王”表的过程来展示,怎样学习才能更好记住所学。
做一次“四大天王”表要分6步走。
一是建文档、起标题。
就好比我们想养成健身跑步的习惯,第一步就是先换上运动服、穿上跑步鞋。光是这个动作对于启动行动、养成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哪怕我们都装备上了,还是不想出门跑步,也是一个好的开始。更何况,通常情况下,行头一换上,就会想:“穿都穿了,干脆去跑一圈吧。”然后,跑了一圈,又常常会继续跑第二圈。
李倩老师让我们先建个文档,然后给文档写好标题,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启动高效学习的最小行动。哪怕文档都没打开,就是建了一个有文件名的文档,而是是写了“为了自己XXX,学习XXX。实现XXX+截止日期”这样内容的文件名,就像是在电脑桌面插了一面小红旗,那个写了目标+截止日期的文件名会一直在哪里招摇着不断地给我们下着心锚。
而当我们打开这个文档,开始第二步:填写验收标准,就像我们已经整装出发,踏上跑道,先跑个一圈热热身。
第三步是在文档里敲上【人】、【事】、【物】、【理】这四个字作为一级标题。
到这一步,我们都似乎还没有进入学习的正题。但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动作却极为重要。这样几分钟的简单动作却是能打败学习拖延的高招。
Instgram的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曾说过: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就和自己达成协议,至少先做5分钟。5分钟后,你其实会做完整件事。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建立文档、写文件名、写验收标准、写“人事物理”一级标题这些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动作。它们是我们高效学习的“1”,它们将带动后面一连串“0”的发生。
有了“1”,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第4步:收集信息和进行记录了。第3步列好的“人事物理”的框架也在这里正式派上用场了。我们找到的信息可以分门别类放进“人事物理”相应的栏目里,并且要用“清单体”来进行罗列,让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各安其位、一目了然。
放信息的时候,我们只要把找到的有用信息放进就可以了,到第5步:优化整理这一步就可以进行优化和细化、去粗存精、文字优化。
最后,我们就形成了一张一页纸的表单。这就是我们学习最初的成果了。
这一课结束,李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在1个小时内,完成一张“管理学”百科词条的“四大天王”表。
在做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行动是治愈焦虑的良药”这句话在学习中的真谛。
当我建立了文档,写好文件名:四大天王+管理学+1小时,打开文档,把【人】、【事】、【物】、【理】四个字写上去,打开百度百科搜索“管理学”,学习就正式开始了。这些动作用不了2分钟,却开启了一段心无旁骛的管理学学习1小时。
心中带着“人事物理”这个框架来阅读“管理学”这个词条里的内容时,就如按图索骥,直奔目标信息,不会把时间耽误在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阅读中,真的非常高效。
而李倩老师在课程中强调的“输入和输出同步”让每次阅读词条找信息这一输入过程和回到文档把找到的内容填到“人事物理”相应位置这一输出过程完美结合,一个个输入输出小闭环,串起的是高效收集信息和学习内容的60分钟。
经过这样一页纸“四大天王”表的制作,不仅让我学习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沿革,也是一次“四大天王”表应用的小实战,切实体会到了用这把利剑学习的高效和管用之处。学习似乎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成就感,也更容易入手了。
感谢李倩老师的好方法、好工具,期待之后更加开脑洞的高效学习内容。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1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