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错了方向,不如原地踏步。| 跳槽系列(二)
上周写了关于跳槽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并且在文末抛出了四个问题,不知想跳槽的你仔细思考过了吗?
(跳槽前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查看:听说你最近想跳槽?| 跳槽系列(一))
如果此时仍然确定自己要跳槽,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打怪的第二关:锚定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大家都是出来“卖”,怎么卖出高价钱?
从本质上来说,跳槽是一种重新在市场上给自己找定位的方式。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怎么才把自己卖得更好而已。
所以在出来“卖”之前,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我所处的行业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其他行业呢?
我所在的企业是行业龙头还是初创公司?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其他企业呢?
我所在的岗位职能如何,是偏技术还是偏管理,跟事情打交道还是跟人打交道?其他职位呢?
如上三类问题,就基本概括了锁定一份工作的从大到小三维度:行业、企业和职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有工作经验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士,还是刚毕业准备进入社会的学生,或是间隔了几年结婚生子的全职妈妈,如上对职业的定位方式都适用。
不同人群唯一的不同,只是对社会,对行业、企业、职业的认知和经验的区别罢了。
我想进入哪个行业?
我要选择哪个企业/平台?
我准备从事哪种类型的职位?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有答案,你求职跳槽的目标就变得非常清晰。接下来只需摆好姿势去行动而已。
如果说行业是一条大船,各个企业就是船上一个一个的小船舱。作为一个人,上了一条船自然要选择一个船舱栖身。船舱再好,船沉了,船上的人能独善其身吗?
所以,虽然我们考虑个人发展时往往盯住哪些企业和职位能给自己带来高薪和更好的发展,但其实行业才是更底层的考量。
图片来自网络最近有好几个来访者找我咨询。
咨询的话题主要是:我想转行做金融,但是没有资源,该怎样努力?或者是,我现在遇到一个金融行业的工作机会,我要不要去抓住?
为什么现在大家谈到金融行业,还有互联网行业就兴致勃勃?
记得2006年,我本科毕业的那一年,我周围的同学们就业的首选策略,是去外企。保洁、联合利华、马氏,那可都是香饽饽。如今看来好像没有当年那么吃香了。
原因大家当然都有直观的感受,哪个行业收入高,机会多,自然哪个行业就吃香。
上豪华游轮还是沉船?
大家应该都听过行业周期,在发展周期中,行业会经历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一个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里,盈利能力,活力、规模、从业人员等等都会有很大差别。
身处这个行业的你,职业报酬自然也受到如上这些因素的直接影响。
行业从诞生到死亡,大致会经历四个周期:
曙光期(或初创期):一群人觉得市场可能有需求,然后开始在行业里打基础,完成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朝阳期(或爆发期):需求增多,出现新的产业和商机,随着进入的人增多,竞争加剧。
成熟期:行业稳定,利润变微薄。
夕阳期(或衰退期):行业下滑,从业人员开始向外迁移。这是大家需要尽力避免的周期。
(行业周期,以及周期内的主要从业人员。图片来自《超级个体》)很多新的事物伴随科技发展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伴随着新事物产生的新行业,就是曙光期行业。在行业曙光期的时候,往往是一些理想主义者在坚守。
曙光期过后,刚诞生的新事物概念和技术逐渐成熟,就会迎来蓬勃的朝阳期。
这是切入一个行业的最佳时期:风险可控,收益快速增加。
比如,曾经的互联网行业、移动通信行业。又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概念行业,服务业等。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从北京发往德国。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开始向家庭普及。
1990-2000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大佬的黄金年代。
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京东的刘强东,都是在那个时候创办了自己的互联网企业,并一步步走向巅峰。
此后也有大量的人在互联网领域内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他们却很难企再及这种高度。
有一篇研究超级富豪形成原因的文章提到:
想成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不是难事,但成为超级富豪,是很多可遇不可求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一要素,便是骑上浪潮。
Ride the tide 骑上浪潮
文章表明,这些成就事业的超级大富豪,都是在行业从曙光期转向朝阳期时进入了这个行业,且年龄最好不超过35岁。
行业爆发给了个人巨大机遇,合适的年纪给了人充沛的精力和野心。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有一句广为传播的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就跟玩冲浪一样,微风起时就要摆好冲浪板踏上去摆好姿势,等到大风来了,潮头就能把你送上顶点。
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能搭上行业发展的大潮,行业的爆发会将你轻松带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这时候一个问题马上出现了。
我现在所在的行业好像不是朝阳行业,那我马上辞职转行吧!
呵呵。别冲动。
并不是我们看到一个朝阳行业马上一头扎进去就能成功的。
想在高收益的朝阳期之前已经有所行动,自然就是在曙光期进入,或者至少,已经在这个领域内有了相当的积累。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些人,咪蒙,PAPI酱,他们看起来成功的路径很短,好像是搭上了便车。但其实,咪蒙以前就是文字工作者,PAPI酱是科班编剧专业出身,她们在机会来之前,在自己跃迁的领域里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积累了。
没有资源,没有积累地一头扎到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大概率会死得很难看。
不信你现在拿着冲浪板去海边冲一个试试?
网络红人PAPI酱假如文章里所说的观点正确,那么一个人在二三十岁时,正好遇见一个行业处于曙光期或者朝阳期,并且他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创业或持续积累,随着行业的成熟,他成为这个行业领头人的概率就大为增加。
万一这个行业,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行业,那这个领头人,便具备了成为一代巨富的绝佳条件。
我们前文所提的BATJ四大天王,便都是实例。
所以,现在可以问问自己:
我所在的行业,处于哪个时期?是不是可以助力个人的职业发展?
如果我所在的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上升通道开始收窄甚至关闭,该怎么办?
如果更惨,我所在的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仿佛上了一条沉船,该怎么自救?
其实也不用太悲观。
问题是有的,解决办法也总会有的。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互联网+,老树发新芽的秘密武器
现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生态。互联网+的概念,使很多传统行业产生了大量新机会。
比如教育行业。
这应该是一个很古老很传统了行业了吧?不过互联网+概念介入之后,2016年开始萌芽知识付费领域,之后快速发展。
这是一个刚萌生的领域,在自己的领域内具有一技之长或深度积累的个人,可以快速通过这个领域找到受众,成就爆炸式传播。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在2016年创办了“得到app”,一个知识付费平台。其中仅李翔主讲的“李翔商业内参”这一个专栏,在2017年一年的营收就超过2000万,并且还随着订阅人数上升而持续增加。
除去平台抽成,李翔的个人年收入怎么的也超过一千万。一个人堪比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有能力的个体快速崛起,平庸的个体向下沦陷。
(突然发现李翔老师说过和自己一样的话,太惊喜了必须放图哈哈)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互联网的兴起并深度参与我们的生活,给很多传统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方向。
在大行业中,有一些小的分支,也按照行业生命周期在运行。萌芽,扩张,成熟,衰落。
如果你没有身在朝阳行业,又非常渴望成就自我,那么或许可以思考一下:
我所在的这个大行业中,有没有什么小分支是在朝阳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和积累快速切入高速发展的呢?
如果确实没有,现在自己具备什么资源和能力,可以向着朝阳行业迁移吗?
如果连资源和能力都没有,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可能不是跳槽,而是仔细想想,我们能怎样在职业内或者职业外先去培养。
解决问题之前,先澄清问题。
选择往往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这可能是本周唯一的推送,给我的小读者们再一次自我复盘和深度思考的机会。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或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