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一切 | 中国的教育有点像培养反季节蔬菜
以前看过美国的一个真人秀,主题是挑选时装模特,要求参赛选手在T台上走秀,但是有一个大球在T台中间摆动,如果选手走的时机不对,会在T台中间被摆动的大球砸下T台。
Timing这个环节是告诫选手,时装模特在T台上走秀,Timing (时机)非常重要。要知道什么时候走在什么地方。
其实,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的教育在每一个学科领域都几乎做到了极致,唯一没做好的就是这个Timing。
在孩子童年本该用他们的好奇心去体验周围,发挥想象,培养创意的种子的时候被困在各种补习班里,学超出他们年龄范围应该掌握的知识,这个可以从某培训机构的分班中看出来,尖子班,超常班(我一直戏称为超级不正常班)。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郁闷,家长焦躁。
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路进了大学,这时正该是在自己的专科里,努力学习,汲取知识,深入研究的时候,却又报复性的懒散起来,“辛苦了这么多年,总该休息休息了。”
中国的学生就有点像“反季节的蔬菜”,看上去差别不大,但是吃起来不是那个味儿。
有时,真的不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Timing
这个漫画从反面印证了Timing的重要性,即便是犯错误也是一样。
睡觉不对,不睡觉也不对,关键是你处的Timing是什么。
个人觉得小孩子的教育要简单而有“启发”,不要复杂而“搞脑筋”,比方说启发性思维:
启发你可以把上面当作一道奥数题,题目读起来不复杂,条件也不多,而且乍一看有点真正奥数的难度。
但是,这道题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你背公式,套题型,行程问题?数列问题?
它的目的是让你把那些忘掉。Thinking out of the box, 不要让框架束缚你的思维和创造力。
答案如下:
启发
简单,只要你把线画在框架之外,但是答完题后有所思。
我们再看看真正的奥数题,下面这道题,我是通过“变态奥数题”关键词搜索出来的,没有仔细想过它的内容和条件,只是觉得为什么吃个饺子要这么“搞脑筋”?
假设双语食堂要吃一顿饺子。已知双语共有4000名学生和4名负责主食的厨师,假定每人每分钟能包80个饺子,且饺子放置超过48小时就会坏掉。请问,假设平均每人每顿能吃15个饺子,在假定厨师不吃不喝不休息并不请他人帮忙也不买现成饺子的情况下,最少需几天,才能吃上?时间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提示,节假日学生休息,厨师不休。假设吃三餐人数相同,均为4000人)
中国《易经》里有一个蒙卦,其实就是说了启发性教育,有一句卦辞是“蒙童求我,非我求蒙童”,如果能启发孩子主动来“求”家长学他喜欢的东西,教育就成功了,不是反过来,家长“求”着孩子去学家长认为对他好的东西。当然现实中也有很多实际情况要考虑。
最近流行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有个情节,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两个姑娘终于有一天想放松一下,不训练,逃出来参加朋友的婚礼,却挨了愤怒的父亲的打,向朋友抱怨这个“坏爸爸”,然而,她们朋友的一席话,却启发了她们,(具体内容不赘述了),于是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她们不再是被“爸爸”赶起来去练摔跤,而是她们比“爸爸”起得还要早,自觉的在训练了。
这就是“蒙童求我,非我求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