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篇:你心中的长安有多远?5
书接上文。
从盛唐来看,人才的卷的程度,也是跟现在一样。
首先,从寒门子弟很难通过读书逆袭的角度来看,本电影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样板。
在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尽管国家繁荣,社会富裕,但是社会阶层已经固化,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很巨大。
高适和李白,一个是寒门子弟(虽然祖父曾是渤海郡王,他并不是单纯的寒门子弟),一个是巨贾名门之后,一掷千金的富二代,他们的命运在电影中有着鲜明的对比。
高适,一个平凡的边塞诗人,他的生活充满了贫困和艰辛。他的诗才被掩盖在李白的辉煌之下,他的抱负被淹没在权力的斗争之中。他一次次地试图挣扎,但似乎总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他的困境,是寒门子弟在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很无奈的事,他们不得不采用举荐的形式投靠当时的名人大佬。
与高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白。他是巨贾之后,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生活充满了自由和浪漫,他的诗歌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他的一切似乎都那么完美,那么令人向往。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李白,在面对权力斗争和现实压力的时候,也必须做出妥协和让步。他的遭遇,是名门子弟在那个时代的无奈体现。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和李白的命运交汇起伏,揭示了唐朝繁荣背后的复杂性,也揭示了寒门子弟在这个时代中的困境。
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发现社会的阶层固化难以打破;他们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发现权力的斗争和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妥协。
于是这些困境,反而成为他们破茧成蝶的基石,一首首不同风格的诗词喷薄而出,这不正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最佳典范吗?
别看将近3个小时,高适的坚韧、李白的才华和不羁,杜甫的幼稚,裴12的报国无门中的悲愤。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阶层,但他们的命运却似乎总是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他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挫折中寻找希望,这是不管哪个时代的寒门子弟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我想这就是它对我们的现实引导意义吧,你去看了吗?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