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t mich 光阴的故事有故事的照片

一个人的“高考”——《回到原点》

2018-07-20  本文已影响142人  遥远的夏天
一个人的“高考”——《回到原点》

2012年中考差三分考上重点高中,其实,收到成绩单那一刻,我内心是崩溃的。但是,越受挫折,我反而越冷静。那时候,别人看到的是我拿着成绩单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学校。后来他们说,你为什么不去问一下?我沉默了。所有人都以为我不在意,很多人甚至会说,你就差三分而已,为什么不努力一点?

为什么不努力一点?可有多少人知道,整个初三从留校住宿起,我每天晚上上完学校所谓的“重点班晚自修”,回到宿舍洗簌完,不是立刻去睡觉,而是继续跑到走廊楼梯口有灯的地方继续刷数学题,一天到晚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学习和大量阅读。我数学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没怎么及格过,导致我偏科很严重,600多分的中考成绩其实很大部分是靠文科撑起来的。我尽力了,所以我不后悔。我尽力了,所以我知道我只需要负责精彩,上帝自有安排。

高中,义无反顾选择文科,只因为热爱文学。但是,文科很难上重本。那时候分班前,连班主任和级长都劝我选择美术,这样我就有可能冲上重本。可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我碰巧,生来就不安分,不喜欢安于现状,更不喜欢轻易得到手的东西。因为,那样,我就会很容易在浮躁中迷失方向,自取灭亡。那时候我就知道,如果选择美术,我脑海里的关于文学与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很有可能会被过分的应试教育抹杀掉。

后来,高三因为压力太大导致失眠甚至中度抑郁。那时候,我一边沉沦在痛苦中,一边庆幸还好我没有选择美术。否则,我的文学艺术路就真的被过分的应试教育给毁了。那时候,其实我内心很反感应试教育。但是,我从没有公开反对过它。因为,我知道这不只是学校的问题,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这是国情下的无奈!所以,我在反对中学会适应它,学会接受和放下,但决不放弃信仰和梦想。尽管最后,我没有考上重本。但我,从未后悔过,而是选择继续前行。高考时,我在语文考试的作文题——《回到原点》上停留很久。我问自己,回到原点到底代表什么?什么才算真正的“原点”?“回到”是什么,又是以怎样的途径?奈何时间太短,我还没思考完,时间就不多了。

后来,我才想清楚,真正的“原点”是“初心”,“回到”是“自己选择的路”,途径可以很多。在这一点上,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而我也如此,未来怎样,我不想猜。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我只想好好活着,生活在这一刻。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为什么,考上一所好学校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可是,得到一个好分数又怎样?考上一所好学校又怎样?这些,真的能代表我们作为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吗?这些,真的能代表和决定我们的人生吗?可是,什么才算“好分数”?什么才算“好工作”?这些,我们真的清楚吗?我们真的了解吗?

其实,工作本身就没有对错高低贵贱之分,正如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再好好走下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学会尊重与自爱,我们的社会还会那么“冷漠”吗?现实,还会那么骨感吗?理想,难道只有丰满?

可是,我们的人生,真的能一帆风顺吗?一帆风顺的人生,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挣钱多少与实现人生价值真的对等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有意义吗?

如果,你一直在考虑人生的意义。你将会失去人生。因为,真正的人生,其实没有意义。生老病死,才是所有人“人生的意义”,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经历,是不可避免的经历。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泰戈尔在《飞鸟集》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继续前行,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不畏过去,不惧将来,活在当下!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泰戈尔说的对,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人,活着就是“累”!不然,也不叫“人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是对人寻找同类的途径的概括,并不是对人身份地位的区分。人与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大同。尊重与自爱,才成就真正的人!

愿我们,历经沧桑,仍回到原点!愿你我坦荡,岁月温柔。就像梁静茹在《给未来的自己》这首歌里所唱,“在星光里遗忘昨天的伤害,一觉醒来还有期待!我不放弃爱的勇气!我要握住一个最美的梦给未来的自己!”愿一个人的“高考”,这种事情越来越少!愿我们,不遗余力只为活出自我!只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宁愿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不愿做一具随波逐流的行尸走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