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绘小画展第二期,聊聊5毛钱画技
距离我的第一期小画展已经有段日子,在你拍我画活动第二季最后一天,来个趁热打铁,开个小画展,顺便聊聊我五毛钱的画技。
一,我的构图方法
1.对角线构图法
主体安排在画面的对角线上,让画具有立体的、延伸到画外去的、运动的感觉。
左下右上对角线构图通过马路一点透视的对角线构图
左上右下的对角线构图
左上右下对角线构图
左上右下对角线构图,同样可以运用在人物画来
2.三角形构图法
视觉中心的主体景物,安排在以三点成面的地方,具有安定的、平稳均衡的感觉。
这一幅画,三角形构图还不十分明显,属于刚刚尝试这一幅就十分明显了
中间的花和右上的花蕾联合右下或者左下,形成有趣的三角形
两只猫和一束风铃木形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形构图
3.对称性构图法
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给人感觉平衡稳定、相互呼应。比如建筑物的一些场景,特别是带水的倒影。
我的手绘小画展第二期,聊聊5毛钱画技我的手绘小画展第二期,聊聊5毛钱画技
二,取舍
1.乾坤大挪移法
素材照片里面的所有元素,抓取自己认为最亮点的元素,或者换位,自己感觉到的拍摄者当时可能因为被什么打动才拍下的照片,然后各种乾坤大挪移,去为所抓取的亮点服务。
打动我的亮点首先是举起小熊熊这个动作,所以画的时候对小熊熊做了比较细致的刻画,也符合小女孩的想法打动我的是军人毕业的情怀,所以绿色的色彩做了细致的安排,用来象征这种感觉
2.增减法
面对满屏的景致,似乎哪哪都是亮点,又哪哪都没感觉,这种时候,就很有必要做增减法了。
增加一些可以呼应主体的元素,删减会削弱主体的一些元素,使整个画面既统一协调,又主次分明、相互呼应、交相辉映。
原照满屏的花树,只保留和人物最近的,其他留白,做了减法处理,反而给人更多想象空间原照一片草,看着眼花缭乱,只保留最抢眼的,并且让植物集中往一个点聚拢
除了元素上的增减,色彩搭配方面也可以做增减。比如彩虹,主色也许是三色,但为了感觉五彩斑斓,很有必要增加其他的色彩,使得出来的效果丰富饱满。
我的手绘小画展第二期,聊聊5毛钱画技原照人物衣着一团黑,画的时候增加了紫色蓝色赭色这些颜色
三,上色
上色的基本原则,是师法自然。看到是什么样的色彩,就用什么样的色彩。在此基础上,依靠生活中观察到的所累积到的经验,结合画作完成过程中萌生到的、迸发出来的感觉上色。
看到花瓣白色又有点粉色,就照着涂色看到小翠是蓝绿色的,就用蓝色绿色
看到木棉花上红色橙色黄色的就用红色橙色黄色
如经验,看看传统国画,画家都是怎么上色的。具体到一朵荷花,有人纯墨色,有人淡淡的粉色,有人加上了比较明亮的黄色。
如触动,和一个六岁小朋友聊她的画,彩虹是什么颜色的?黑色;面包呢?黄色,不,红色的!那烤焦的面包呢?黑色,哈哈!
你看,彩虹可以五彩斑斓,也可以是黑色的啊!
1.冷暖色
通常,夏天感觉看到会热的颜色,比如红色,就是暖色。反之,就是冷色。把它们运用到画画,主要目的或许就是艺术地传递这种感觉。
2.相近色
素材照片打眼一看,似乎只有一个颜色的,常常需要用相近色来打造意境、立体感、避免一片糊。比如一片绿的树林草地,一片蓝的天空海洋。
冷暖色和相近色各有所长,又如同相亲相爱的两兄弟,通常结合起来用,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划龙舟的,步调一致,团结一致,力争第一。
绿色有多个不同层次,这里利用了黑白灰的原理,黑的地方绿色暗淡,甚至可以用黑色,亮的地方可以用黄色,冷色系的绿,与暖色系的黄色相互辉映这幅画的冷暖色对比,近似色涂色相对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出来,绿色和黄色,绿色又分出几个层次
四,脑洞
脑洞,就是创意,创新。
这东西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有迹可循的。
以前我没懂,只看到别人的各种脑洞,傻乎乎的各种震撼各种折服。这回机缘巧合,突然顿悟许多。
1.素材剖析
拿到素材照片,第一印象靠感觉,觉得这人冷酷?安静?甜美?还是扔人堆里被瞬间淹没?
一花一世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两句哲理话,同样在画画上适用。
画家要有一双穿透一切的眼睛。想要拥有这样的眼睛,首先在于观察。而对素材的第一感觉,就是观察的第一阶段。
好可惜,许多人往往就忽视了它,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作为观察第一阶段的第一印象,是人类进化历程中为了适应生存所得到的敏锐的辨识能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天生的。
天生的东西不用,暴殄天物,刻意的或者潜意识去压制,自我压制或者被动压制,几乎随处可见。具体的例子,还是那个六岁小孩,她说彩虹是黑色的,她妈妈立刻批评指正;她说鸭子的脚的时候,变成了鸡爪,她妈妈又赶紧批评指正,鸡爪怎么长在鸭子身上?
我当时是这么和小朋友聊天的。我问她,你见过天上真正的彩虹没有?下次下雨太阳出来的时候,看看彩虹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看鸭子?下次看到了再告诉我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类似的童年,大人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地把自己的喜好和评判标准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孩子本来的那种敏锐感觉,一一寻找回来,考古一样,珍而重之。
第一印象,就是开启这扇宝藏大门的线索、钥匙。
2.增删查改
第一印象观察之后,并不妨碍你继续深入观察。于是,针对性地我具体根据人物素材,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与挖掘。比如爆改人物系列,先查查看别人画的同素材的版本,都有什么样的,再从人的衣食住行出发,赋予画中人和自己一样的生命,比如爆改小医,葱油饼我自己就很喜欢吃,刚好画技能力可以实现,就有了吃货小医。
从吃的角度画小医比如爆改寻梦鲸,查了她在简书的文章,她一直都坚持画她的鲸鱼,各种版本,于是我就想到了用她的鲸画她。
用寻梦鲸的鲸来画寻梦鲸再比如,爆改夏天、小青、可可、薇雨这些粉可爱的女生,主要看气质,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但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美美哒。怎么区别这些,又怎么联系成感觉是同一个风格系列的呢?
这里最关键的,就用到了增删改。增加了人物古风的元素,作为一致性。夏天春天里戴着花环,可可蒙着粉白色的面纱,小青梳着对称的环起来的辫子,薇雨看似随意的在耳旁别了两朵花。删了夏天的眼镜,改了她们的服饰和人物角色。就连作为烘托的背景,也从一开始的留白,渐渐的能够选取更贴切的元素增加到画面里,比如薇雨的蓝荷。
用蓝荷来衬托薇雨的安静环境的幽静感觉春天花仙子来诠释不一样的夏天
通过发型改变了一下小青的人设
粉白的面纱让可可秒变楼兰公主
3.发挥想象
想象力,不好解释。我主要是靠平时的观察积累,靠比较,在要用的时候适当的发挥出来。
比如比较,爆改小医,有看到口罩和绿笔的,有看到面具古风的,也有看到玫瑰花面具,玫瑰花还有红色和蓝色的版本,综合这些,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用的物件,或者摆设。那能不能吃的穿的睡的?
能。
所以,我就想到了葱油饼。其实,也可以想到更多吃的,比如一堆冰糖葫芦,烤串,等等。
还能继续用用的吗?
能。
看看千漫的小医,让你瞬间感觉穿越时空,预见小医的美好生活。
千漫千寻版预见小医的美好生活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方式,我感觉有无穷个版本的小医,就跟人的生活在继续画也在继续,画甚至可以超前几个光年一样。或者我用连环画来表述这意思你更懂?
好了,五毛钱画技聊完,有没感觉自己赚大发了?
以下是我第一季的小画展,感兴趣的点这里:
想看心得的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