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只是“想入非非”,行吗?

2024-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阅申

生活中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一个逻辑,那就是因果逻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普通的因果逻辑。

做一件事情的三个环节:动机欲望、努力和终端评价。

基于人想要那个结果的动机欲望,展现那个结果与其生成过程的必然联系,从而激励人老老实实参与和完成那个生成过程,以期拥有那个结果。

比如:

“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这些都是超诱人的,触发的是人的动机欲望。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鸣惊人天下知”属于正向激励,是鼓励式。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属于反向激励,是鞭策式。

这些经验式的忠告,摆出来的就是因果逻辑。

接受那个诱惑,产生动机欲望,这是一切事情的原始起因。这个环节是产生可能性。假如无欲无求,那一切皆无可能;

遵循因果逻辑,参与和完成生成过程,这是最重要的努力所在,也是决定因素所在。这个环节是积累可能性,放大可能性。无论有多么强烈的动机欲望,假如没有生成过程中的百般辛苦努力,也一切皆无可能;

拥有那个结果,实现目标,获得成功体验,收获幸福感。这个环节是终端评价,实现因果逻辑闭环。

按照这个逻辑,人是应该有些“想入非非”的,否则就不会有目标激励下的行动,更不会收获成功,获得幸福。

只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生成过程中的努力。这是励志的指向。

遵从因果逻辑,把生成过程中的努力当作核心,才是成功的经验。

整天只是“想入非非”,一事无成。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一生都生活在梦中的原因,因为没有参与和完成生成过程,想要的结果不可能实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