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甄文博 第一课作业 #裂变增长实验室#
我叫甄文博,男,36岁,来自东营。自2005年上班起,我就业于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干着一份苦逼的钻井工的工作。那时候的我特别的简单,我对自己唯一的规划就是,30岁之前我一定要想尽办法离开油田,无论是创业还是跳槽。
但是你懂得,事情总是事与愿违的。
工作上的第一次的转折是在2008年,由于工作出色,我被任命为井队的电气工程师,为了能干好这个岗位,我开启了每天只睡4小时模式,所有时间基本都是研究图纸,看书或者跟厂家人员请教问题,天天泡在屋里或者变频房里。
就这样,整整两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外出考察取证书,我积累了大量电气设备的经验,成为了整个公司,甚至整个胜利油田最优秀最年的电气工程师之一。
于是,轻微膨胀的我开始了我的 “跳槽” 之路。
命运是喜欢跟你开玩笑的,2010年第一次策划跳槽是准备跟朋友一起去印尼的云顶集团,薪资不错,$8000一个月,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全年$96000不含奖金和节假日双薪,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是当时家里的阻碍实在是太大了,何况还是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反华国家。
但是,我是不会甘心的,没有一个好海外的工作经历,以后又如何能在外企拿更高的薪资呢?我当时满脑子里都是挣钱,然后又悄悄开始了策划第二次、第三次的跳槽之路……
多次努力之后,终于在2012年我成功说服了家人,随队出征沙特阿拉伯。
但是,命运他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喜欢跟你开玩笑,而且你永远猜不到是什么,在马上出国之前,我受伤了,腰椎滑脱峡部骨裂,简单说吧:打个喷嚏,都能跪在地上起不来,腰部不用带钢棍的护腰板根本无法支撑,站不起来。
但是这些始终都不能阻止我前进的脚步,于是,我还是踏上了沙特阿拉伯的征程。但意料之中的是,没过多久,我就带着重病回国养伤了,而且已经严重到回国下飞机的时候,是扎紧护腰板,别人搀扶着我下的飞机。
自此我开始了漫长的求医看病之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病又怎么可能一夜康复?硬伤只能保守治疗,要么就是融合手术,钢板固定。
本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基本花光了几年的积蓄,仍在了我的腰上……
在手术和保守治疗上,我选择了保守治疗…….
因为我知道,病和症状一定要分开来看,病是腰椎滑脱峡部骨裂,骨头固定好了,症状是不一定会缓解的,而且还会因为手术伤到别的地方……
这也就意味着,我已经彻底和以前的行业绝缘了,我的目标、方向、规划在一夜之间全部垮塌,我的整个人彻底跨了,从精神上从身体上……
每天漫无目的,躺在床上,起床一次都需要一个多小时,我这么大的人,上个厕所都需要别人扶着……
我甚至觉得我的人生就这么完了,而那时我才刚刚31岁。
——————————————————————
如果要让我自己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的话:首先我是个坚韧不拔的人,是个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规划的人,是一个有着超强的学习力、喜欢分享、善于钻研、非常敬业的人,个人胸怀格局也不算那么的小。
——————————————————————
那一年我确实迷失了,直到2014年底,在发小的帮助之下,我才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重新点燃了心里的斗志!!
我踏上了创业之路……
从14年底到现在,创业的4年多里,我先后做过学历项目、论文专利项目、高考填报项目、大赛项目等等……
白手起家都是艰辛和心酸……
我一直跟我的朋友和员工说,“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干到全国,我只差一个机会。”
干了四年,到了2018年,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和合伙人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的将我们的大赛秘书处项目推广到了全国200多个地区,而且我们卖的是模式,绝非产品和服务。
我们单场招商会的会销业绩成功突破了150万!!
我们最高兴的是:这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商业模式。
而我推出的新体系——中学生时间规划管理体系一次全国微信课,也会有超过4000名的考生或者家长收听。
——————————————————————
我从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未来也会永远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因为我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财富。
2018年底,由于政策的风险的预警,我们开始调整我们的商业模式,把以前半紧密的加盟制模式,准备通过分享大会,线上线下分享的形式,逐步过渡为松耦合的社群模式。
线上社群目标:一年内做到1万人,第二年做到5万人。
线下分享大会目前一场大会可以做到160-200人,未来的一年目标:做到千人会级别,持续分享好的创业理念、经验、干货,以及好的创业项目,好的营销的理念和方法!
未来使命:助力偏远地区中小教辅机构利润加倍增长!!
通过分享,源源不断的带给B端客户需要的价值,壮大社群基数,做好前端和后端产品的设计 ,保持社群裂变增长,持续被动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