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英语研讨

2021-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静等花开abc

      今天晚上开始了我们英语工作室的第一次研讨活动。时间安排为晚上7:00—9:00。今天白天回老家了,回到家里都快六点了。赶紧草草地做了点饭吃吃,就打开手机准备今天的研讨活动。主题为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研讨之前,李组长先让我们自己思考几个问题。:1. 什么是阅读教学? 2.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3.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己都用过那些阅读教学策略?

    晚上七点研讨准时开始。首先,我们讨论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阅读教学。通过讨论,我总结为阅读教学主要指对课内外文章中的教学。通过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而且有知识和精神方面的收获阅读的内容。但我们平时所教授给学生的基本上是课本和卷子上的文章或者读文章只是为了服务于做题。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或某些网站的文章。对于阅读教学,选材和讲授方法哪个更重要呢?组长为我们举了个例子。

把教师与木匠的工作做个对比(尽管这个类比不是十分准确)。大家想一想,木匠首先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有人认为木匠首先需要学会怎么使用工具;还有人认为木匠首先需要学会如何打造各种家具。但实际上,木匠首先需要学习的既不是木匠的手艺,也不是如何使用工具,而是有关木材的基本知识。笔者查阅过一本名为《木匠基础知识》的书,该书的第一章为“木材的识别和选择”,前两个小节分别是“木材的组成及纹理”和“木材的缺陷及常用木材”。——程晓棠

也就是说,木匠首先需要学习的不是怎么去使用工具,也不是怎么打造家具或者怎么盖房子,而是有关木材的知识。为什么有关木材的知识如此重要呢?原因很简单:木匠首先需要了解他们工作的对象——木材。只有掌握了常用木材的种类以及各种木材的纹理、组成、缺陷等知识,木匠才能着手打造家具或盖房子的工作。另外,木匠还需要了解哪些木材适合或不适合打造家具,哪些木材适合或不适合盖房子。如果木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不做这方面的分析和判断,那么就可能无法打造家具或盖房子,或者打造的家具和盖好的房子存在缺陷,甚至根本不能使用。木匠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木材,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木材适合做家具,适合做什么样的家具。

      同理,英语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语篇,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样的语篇适合作为英语教学的材料,哪些语篇适合用于哪些教学活动,达成哪些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可能会这样说:我们一线教师不用选择语篇,因为教材已经提供了语篇。但是,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语篇。另外,教材提供的语篇有时候也存在缺陷。因此,无论是使用教材提供的语篇,还是另选其他语篇,教师都需要对语篇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作出鉴别和判断。

    现在市场上很多资料,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所以老师首先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要有一双慧眼,给学生挑好题,挑好文章。

对于课文中一些文章,已经过时了,例如神州五号,例如奥运会,汶川地震,这些时间发生时,现在的15岁学生当时还上幼儿园,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共鸣。还有高科技方面的文章,电视,电脑的重要性,现在哪还有学生玩这些。我们谈到了能不能适当舍弃一下个别文章,整合一下其他相同话题的文章来去取代它。这也是一个大胆的想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阅读第一步,材料拓展,走出课本。什么时候学生都开始像读课外书一样,读英语课外读物了,那我们就功成名就了。我也从组长那里学到了很多资源获取的方法。

  接着,我们讨论了第二个问题:给学生一篇文章,如何设计目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当是:获取文本信息,培养阅读技能,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培育思想品格,提升人文素养等。在研讨的同学,我们又跟组长熟悉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达到的五级阅读目标是什么?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接着,针对第5个目标我们又研讨了一些阅读中的策略。接着,我们讨论了:什么时候,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文本材料,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首先,对于阅读理解第一篇,一般会考查文中具体信息,文章来源以及文章写作对象等问题。第二篇,记叙文,各种问题都可以涉及到。

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当分为以下五个层次:——张献臣

(1)获取语篇信息,即作者写了什么;

这一层次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二是理解文本主要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关于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教师可以设计快速阅读活动,如scanning,让学生快速读一遍文章后回答以下问题What ,why , how, when, where。这些问题基本涵盖了这篇课文的主要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尚属于碎片化的信息,是阅读理解的第一步,属于浅层次的阅读(read the lines),侧重对字面意思的理解。阅读理解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对碎片化文本信息的理解上,还要让学生构建结构化的语篇信息,即梳理并理解文本主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时空顺序、例证关系、观点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等。

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细读一遍课文学生会理解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这个活动是基于语篇信息结构化的阅读活动。学生要完成这样的阅读活动不能仅靠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需要根据语境进行推理和总结(read between the lines),如此才能把握语篇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主线意识是对文章内容的呈现结构和逻辑线索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不同的作者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在写文章时使用的主线是不同的,其中包括空间线、时间线、对比线、因果线、逻辑线、序列线、流程线等。所以,可以设计各种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理清人物关系。

2.阅读教学的第二层次:作者为什么写

让学生在理解语篇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和价值取向,明白作者是写给谁看的,他(她)想传递什么意图,甚至他(她)写作时的环境、心情、身份等如何,这属于深层阅读(read beyond the lines)。学生需要运用高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去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态度,这属于高阶思维。(1)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wrote this article?

(2) What attitude does the author have towards the people in the reading? How do you know this?

(3)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is important for parents?

不仅让学生找出答案,还要找依据。

      今晚研讨收获颇多,还需慢慢消化,期待下次研讨活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