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18)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一题记
生活继续着,秦凤明白着,医生已经竭尽全力救回陈彬一命,后遗症的存在在所难免,他的暴烈、一条筋缺乏思考也不是她能改变的,那就改变自己,别跟他置气,随他心性,她的后半生跟之相随的陈彬再也没有温柔、体贴可言,无欲无求、平淡才是最实在的真实生活。
对年来,陈彬不管事,也就不用掏钱、花钱;秦凤对于陈彬的心思一直清楚,他受伤后很敏感,自以为人家当他是傻子,言辞偏激,自卑感很强,一出口就说人家当他是傻子。
只要是知道陈彬经历过如此创伤的人,谁都庆幸他获得新生,谁都不会说他是神经有问题。
现实摆在眼前,一个做了两次开颅手术的重症病人会恢复如初?
大家都心照不宣,陈彬则是看人家对他的神情感觉心生阴影。
秦凤懂的,他的确不能回到从前那个神气的精神模样,他不会对兄弟姐妹关注,他不会为家庭谋划。
秦凤就是秦凤,如今陈彬生活能自理、行动自如,的确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不能为家庭着想、分忧的,她得担戴。
秦凤将心比心焉能不顾及他的感受,因而,她自觉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孩子的教育,家庭跟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交往,她都一一做好,她是主柱,不能有所闪失,不然,这个家谁撑起重担?
秦凤明白自己的位置。她得撑起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她还有父母牵挂,得照顾一二,她心系父母许多,却做不到实处伺候身边。
秦凤处于重重压力的环境很是压抑、焦虑,但她善良本性,为人处世无愧于心;她不善言辞,只能默默做好自己,能够让她有得哭诉的就是文字一一自由散漫、畅所欲言的心灵世界。她写到痛苦时,禁不住委屈的泪水随之而出;她写到自己做到了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事,她又为自己不屈服于命运而努力改变而喝彩。
秦凤是性情中人,她哭时歇斯底里似乎世界毁灭了;有时候,她从文字里看到自己像被推下地狱受苦受难又暗暗发笑,至于吗?
她边写边笑,哪里是一个沧桑妇?从而可见,她哭得死去活来的悲哀模样只是发泄情绪。
“哈哈哈,我是发泄情绪罢了!”
秦凤禁不住笑了,而她不再笑的时候又似乎回到现在在自闭中,沉默不语,她在思考的会儿再也笑不出来,“是该好好珍惜生命,是该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父母多做事 ,尽心尽力做到实处,而不是焦虑压抑的病态模样才是孝心,如果这般模样发展下去,说不定自己先枯萎,又何来能力照顾父母?
秦凤脑子里清晰着陈悦在于外婆住院,她在医院守夜禁不住眼泪、歇斯底里哭泣家庭祸不单行的惨状,陈悦劝告她的话,要稳住,保护好自己才能照顾别人。
的确,若她健在,才能为父母做实在事;如果她焦虑压抑痛苦终日,既帮不了父母,也冤送自己的生命……
秦凤安慰自己,不要在意母亲怎样羞辱、讽刺她,只要她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就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她不善言词,但她好人品,老家就她在父母身边,怀着彼此温暖的心情相处和谐,岂不是放过自己,快乐身边的父亲?
秦凤翘起头收起眼泪,母亲训斥的话犹在耳边,她默默过滤着情绪,计划着往后该如何走好,不要再口袋空空被母亲嘲讽她穷酸鬼一个,专门捡父母不要的东西 ,如果不是她乱花钱,至于没钱吗?
秦凤敢恼而不敢言吗?
不,事实胜于雄辩,她就得说出来,帮母亲重新记忆一下,秦凤为父母、兄弟付出多少?
那一个星期六,秦父到市级医院拿药,交代秦凤早晨七点半回娘家看护秦母。
秦凤准时回到娘家看护秦母,她一进门立即收拾沙发上的被褥,她跟秦母说,这热天气羽绒服、棉被得收起、脱下的被单得洗干净晒太阳……
秦母同意了,秦凤这才脱下被单拿上楼洗,将棉被晒太阳。
秦凤做好这些再拖地打扫卫生, 忙碌的两个小时过去了,她才把这些杂活做好。
当秦凤坐下来喝水的会儿,秦母开口跟秦凤说:
“我跟你爸说,你不舍得扔了的垫子拿回家用,如果真有那么节俭,何愁没有钱!”
母亲的话刺痛了秦凤,她就是乱花钱才没有钱,连父母不要的垫子也要。
“一块好的垫子扔了岂不浪费?这跟有没有钱是两码事,父母却因为我拿一块垫子的事说我没有钱而捡了准备扔的垫子?”
秦凤终于明白过来,父母从一件小事情判断秦凤没有钱才捡一块垫子回家用!
秦凤为什么会没有钱?秦母不知道,秦父还不知道她手机转账每个月给的一千元吗?母亲生病请医生输液,秦凤再转五百元给父亲,她一个月工资的四分之一不就花在父母身上?
秦凤喉咙哽咽难言,她如果不说大脑被让愤怒给烧焦 ,秦凤就得说出来,帮秦母回忆一下,秦凤花的钱到哪了?
“妈,既然您不知道我的钱花到哪了,那我就跟你汇报一下这些年的消费单。”
秦凤哽咽难言,但她忍住,不让眼泪掉下来。
她没有怀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但她倾囊而出、尽心尽力为父母,全然没有让母亲看上眼。
秦凤捋捋情绪, 安静,安静!
秦凤拿起水瓶喝口水 润润喉咙 ,她要跟母亲说,她花在父母、兄弟身上多少钱,而她的工资每个月六千多元除了父母这边,家庭一切开支、孩子需要,都要她撑起责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