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为你好受不了,啥都有没自由;取绰号隔膜消,说不通写的通

2023-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明鹏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基本类似,如孩子贪玩,学习不专心,作业磨蹭,喜欢玩电脑游戏,刷手机上瘾,总之,家长眼里都是不如意。

如果问起可以接受什么程度,家长似乎觉得只有看到孩子总在学习才可以,一看到孩子非学习状态就受不了。

在家长心里,学习竞争大,只有成绩好,才可以中考进入优秀高中,高考进入优秀大学读书,之后再读个名校研究生,最好来个博士之类,不说光宗耀祖起码脸上倍有面子。

这个时候,家长焦虑,孩子心烦,可想象出来,但幻想不是现实。

家长如此美好想象,究竟起来最大底气在于,“给你好吃好喝好时间,学习就要有个好态度好成绩啊”,这个逻辑思路太线性思维了,基本属于一根筋,单一因果思维。

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物质需要满足虽然最重要,但仅仅是人的基础需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快乐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幸福生活还需要归属感尊重感价值感,这些不是吃饱喝足就自然出现的。

家长认为提供给了孩子最好条件,往往不过是提供了物质需求罢了,真正心理关心有效帮助根本不涉及,比如“看不得孩子歇会玩会不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只会指责不会支持”。

为此,在孩子看来就是,“为你好受不了,啥都有没自由”,没有支配时间自由,不能自己说了算,学习动机再不强烈,关系不和睦,导致非良性循环。

比如有个家长对读小学孩子要求严格,可是孩子学习一般,作业拖延,还顶嘴,时不时吵闹一番。最激烈一次,周末去农家乐玩两天,晚上孩子答应写作业就是不写,搞得大为光火,一家人扫兴不已。

自由很重要,可是学习又需要自律,表现为时间有限,欲望无限,而学习又注定有难度,好多优秀孩子在竞争,家长焦虑可理解,孩子苦恼也有理,如何应对呢?

杨凤池老师公号有篇文章,说的非常透彻,就是上面家长说的情况,父母付出多,孩子不领情,痛定思痛,用了三招搞定家庭教育难题。

一个是处理自己情绪,“喝口水法”,稳定压倒一切,看到孩子各种不如意,喝口水停顿隔离下,接得住孩子问题。

一个是处理孩子情绪,“赏识优点法”,关系大于教育,看到孩子言行,一天发现孩子一个优点,彩虹屁说出来,及时肯定。

一个是帮助孩子自信,“金刚钻法”,从特长入手,有效帮助,小变带大变,分析孩子学习特长如作文不错,每天共读散文,夸奖周记,作文获得老师表扬,尝到学习甜头,增加动力。

家长和孩子关系不是领导和下属管理关系,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只以结果为导向,忽略过程陪伴和帮助,想要孩子做到想象中的那般好,就要经常问自己能给孩子什么有效支持和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