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你是什么模样
回想自己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根本没有通知父母,好像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那时候并不是不想,而是对要艰难岁月的我来说,仪式感好像也不那么重要。
不是不想撒娇,是害怕失望。
2016年9月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大学生活,这趟旅程中,我是满心期待的异乡人。
谁也不会清楚一个选择之后在后来会发生什么,只是羡慕那些身段柔软可以随时求饶求救的姑娘,用自己四两的柔软就能拨开千斤之重的难题。
现在的我已经大三了,也确实是长大了许多,习惯了凡事自己去决定、自己争取,长成了那种“独立自主”的姑娘,也还成了那种“没有温柔,唯独浑身英勇”的姑娘,连谈恋爱都会想着少给对方添麻烦。
很多事情小时候没有掌握,长大了再去学习就很困难,撒娇是其中之一。
而更多的时候不撒娇,是身后无人,我听过的对“不爱撒娇的人”最严重的诅咒是:不会有人爱你。
岁月的意义就在:你在意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高中毕业时,某位老师说过:“在大学里,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没有人知道你的性情,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实际上,大学生活并没有一切万岁,虽然头顶不再有一把随时落地的剑,但好多事想做却又坚持不了,不知道如何安放大把的时间和自由。
好似每段时光里会都有特定的难受之处,这并不是矫情。
在大学里没有规定哪条路更好,哪条路更值得努力,判断的标准太多了,学习也好,考证也好,交友也罢,做好任何一件事就都会有回报,只要有那么一个方向是“长”的,就可以避免沦落到没有选择权的境地。
我问自己,如果可以重来一遍大学生活,我会怎么去做,但我从不后悔经历过的这些。
最后悔的大概就是没有学好英语,它是一门不需要审核的语言,它是翅膀,想飞就要得有。
对大多数人来说,毕业之后其实早就跟英语绝交了,学习英语的最后一刻就是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三国杀”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技能,大学生能拥有的技能并不多,英语就是其中之一个,不过就跟玩游戏一样,只有在发动这个技能时你才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大概在我们这样的人的头十八年里,除了考试,我们什么也没有学。
好在大学生活里,逐步丢掉了考试机器这个身份,却要去学习的事情比高考还多,学习专业技能,学穿衣打扮,学为人处世,光说话这项技能就要学习一辈子,而且没有老师,全靠自己。
贺院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美,但是春天的时候以及早上、黄昏和晚上真的很美很美,不过最不好的大概就是还区分着东西校区。
我们向来知道自己和那些优秀的人的差距,却很少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自己跟别人之间的努力程度的差距。
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奋斗细节都明白的告诉你,你好像就能够把与他之间的差距“具体化”,明确的知道怎么做是更好,也能知道自己居然这样差,但是难免会想:如果我和她做同样地方努力,是否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每一次全力以赴地努力起来就会觉得充满力量,这样的状态不是谁在逼我,是我始终渴望有更精彩的人生,哪怕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蜗牛,一直保持着看上去慢且愚钝的努力,坚定的走自己选择的路。
我想,多少年后,自己一定会很感谢这样的自己。
其实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的懒惰,并不是说要比所有人都要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而是要向那些比你更强的人学习,找到自己对付人生的最佳状态。
现在的我,衷心的希望,我认识的人以及我的朋友们,你们都要比我厉害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