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后台改版复盘(5)——后记
经过一个月内几个版本的上线,收到了客服同事的积级反馈,总体好用许多,效率也明显提高了。有一次负责后端的程序员同事无意中发现,一个新订单进来到代买到填完信息,只用了 35 秒,跟我开玩笑说这可以拿出去吹牛逼了。:)
但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订单状态尝试简化为「待处理(初始订单)/处理中(被指派后)/处理完成(财务将工作流标为已结算的作为处理完成)」,但是最终财务结算的功能没有做到线上,也没有与工作流打通;且由于海淘的周期长,出现退货的情况可能发生在结算周期之外,一个订单何时被视为完成没法一刀切。又比如,即使一些工作流的流动、触发操作是自动的,比如发短信、退券,但还有很多工作流的更新和的指派还是依赖于人的判断和人力指派。还有很多其他细节没想清楚。
但由于很快被安排投入另一个项目,也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业务的细节,甚至没有时间去对客服团队进行培训。但总结起来,自己从这个项目中的受益还是很多的:
- 「穷举&分类」发现问题
作为一个生活中有着严重洁癖和轻微强迫症的人,给东西归类似乎是种本能,但是从中发现乐趣倒是不常见。黑五过后的问题特别多,接到改版的任务时头脑混乱、无从下手。索性一条条把问题都列在excel表里,渐渐地就发现了规律,把同类的归到一起,抽象出问题类型。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难度不大,却又成效显著的方法。在列举的过程中其实是没有压力的,只是罗列,但当重复的、有联系的东西出现,灵感也会随之而来。
- 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找解决方案
大多数时候人们会说根据问题找解决方案,但其实问题的表象和解决方案的距离还是有点遥远,因为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不同会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说,一个按钮,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用户总是不去点击,如果追究原因,可能是因为:1. 根本没看到按钮(可见性问题);2. 看到了以为不是个按钮(易读性问题);3. 看到按钮,也知道这是个按钮,但以为它是别的功能的按钮(易读性问题)。所以用户测试很多时候都是在这种细节上折腾,最后才能根据具体的、确定的问题根据,来制定解决方案。像是刚刚那个问题,对应的 3 个不同的解决方案是:1. 从视觉上(位置/大小/阴影)来突出按钮;2. 改变按钮的样式,让它看起来可点击;3. 改变按钮的文案和样式,让它的意思和它的功能一致。
这一点在以前做用研实习生的时候就感触颇深,这一次更是通过对各种问题的刨根问底给出了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
- 从各个解决方案中提取功能点
针对不同的问题想出了各种完美匹配的解决方案,还不够,解决方案/需求需要被组织成功能点——毕竟,不能缺啥都加个按钮吧。
有些需求会指向同一个罪魁祸首。比如之前订单的优惠使用算不清楚、订单状态混乱、代买信息填写低效,其实各自的原因最后都指向了父订单存在不合理的方向;那么当把父订单去掉后,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有些需求可以简单合并。比如需要支持返现、需要支持退款,这二者的共通点是都要给用户返钱,那么就不必要各增加一个功能,只需要支持不同的退款类型。
有些需求可以抽象出一个综合的实体。比如当订单发生异常情况时,有交待当前订单呢情况的需求,也有指示下一步行动的需求,还有实施行动的需求;「工作流」就是一个可以同时解决这些需求的功能(选择规范化的问题描述+指派相应负责人+伴随工作流暴露的各操作按钮)。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能一步到位,对业务了解的层次、灵感、经验都会影响最后的产品设计;甚至很多时候做到一半,发现方向不对,或者发现有更好的方案,也是常有的。
所幸 LOOK 团队跟进订单这块的工程师们都非常棒,他们既能主动思考(看有没有前后关联的漏洞),又能提出好问题(能帮助你去思考),还对我这个产品新人关怀备至(从来不指责我产品逻辑没想明白怎么就让他们投入开发),这种研发和产品往一个方向努力、和谐相处的氛围,让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这段时间也非常开心。
感谢这个项目,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只产品汪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