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亲——师道文化的传承者
想当年,孙悟空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以天资神力迅速统一花果山成为猴王,但一日见老猴病死,顿感岁月苦短,纵然荣华富贵终是黄土一掊,于是萌生拜师求法的心愿,遂漂洋过海,历经艰辛,来到灵台方寸山,拜在菩提祖师门下,学艺十年,师父传授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两门法术,此后才有了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由此看,骏马尚需伯乐调教,人材也要名师提点,个人体悟比不过高人指路,这种现象创造了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创造了师徒关系,而为师做徒的规则又形成了所谓的“师道”,与中国的“儒释道”精神相结合,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师道文化。
师道文化有礼。礼就是做人的规矩。《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想孔夫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礼乐,就是想通过礼来规范人与人的关系来,从而结束乱世,重建一个有规矩的新社会。“无规矩不成方圆”,古人讲究天道、师道、孝道,做师父有师父的规矩,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传谣授业解惑”;做徒弟有做徒弟的规矩,要敬师如父,潜心学艺。拜师有拜师的规矩,师傅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大礼,然后跪献红包,师徒互换帖子,由此礼成。
师道文化有道。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法则规律,书法有书道,喝茶有茶道,有为官之道,有经商之道,掌握了道就掌握了一个领域的核心机密,就有了打开浩瀚宇宙的钥匙,掌握了道,就能片叶见禅机,就能“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就能从书法、喝茶中体悟到人生的至高道理。然而,道不易描述、不可轻传,“道可道,非常道”,“得道”之人本来很少,能“传道”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古人求道,无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神光为向达摩求道,自断手臂置于达摩面前,于大学中达摩以《楞伽经》相赠,神光终成禅宗二祖。张良为向黄石公求道,三番忍受拾履之辱,黄石公传其《三略》,张良以其谋略辅佐刘邦成就霸业。由此可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遇见真正掌握“道”的师父,是人生难得之幸事。
师道文化有德。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立人先立己,做师父的道德有失,又怎么能教导好徒弟呢。“德”是师道文化之魂,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是师父最终的目标,也是不变的主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存于天地之间,虽世事变迁,教育之魂却乃永恒。
在我看来,父亲莫非既是“得道”之人,又是“传道”之人。他一生颇为传奇,早年从政,壮年从商,如今与三尺书桌为伴,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红尘为伴,莫不潇洒。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为人师者应有的态度和执着,五十年执着耕耘,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习;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为人师者应有的气度和风采,近几年,父亲言语少了许多,语气柔了很多,但举手投足间大师风范尽显,身边也汇聚一帮风雅俊朋;从父亲身上,我更看到他对晚辈的提携与深深的爱,平时与晚辈交流,他从没有高高在上,给我们讲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用幽默的语言把儒释道的道理讲出来,令人醍醐灌顶,或有所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如今的父亲,以绵薄之力而擎天之柱,撑起“传道授业”这份沉重的责任。他是师道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布道者,路途虽远,惟愿他不忘初心,引领一众弟子,在寻道之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