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俱乐部产品管理CLUB

创新实践的“道”与“术”

2021-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产品管理CLUB

讲师专访:翁老师

NPDP认证讲师、工学硕士&MBA,高级工程师;曾担任某大型企业核心产品的平台总监,负责的产品是国家“863”计划的项目,并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现为某公司负责人,负责公司经营、投资及新业务孵化。10余年的国际化项目管理及产品开发经验,有丰富的新产品开发经验及多元文化的项目管理的经验;企业大学TTT,项目管理及产品管理教练;美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美国产品管理专业人士(NPDP)。

梨:首先非常感谢翁老师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专题访谈,能不能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经历?

翁:我从事制造业的产品开发,从技术研发工程师做起,开发过从“0到1”的产品,还有平台型、改进型产品。现在的工作,主要服务企业客户的研发阶段,以及做部分新产品的投资和孵化,帮助实现产业化及上市。

梨:可以看出老师的经历真的和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息息相关。刚刚提到,您最开始是一名工程师,从研发到产品,当时是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职能和思维的双重转变呢?

翁:一直以来,我认为做技术也是做产品。技术可以分成科研型和应用型技术,大多数企业主要是应用型技术:以产品为载体,以商业化为目标的技术研发,这就是产品实现的过程。

至于思维转变,其实做一件事,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惯性思维。做技术的时候,我会思考怎么“专和深”。比如,打一口井,钻得越深,越能找到资源。做项目管理呢,就要思考如何“协同”,实现1+1+1>3。产品经理则需要结合两者,同时关注宽度和深度。所以这几种思维一直伴随着我的职业成长。 

翁老师与PDMA主席合影

梨:说到这,前段时间有个网络热点,吐槽研发人员与产品经理的各种矛盾,您怎么看?这是由于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吗?

翁:客观上,差异是存在的。不过,我觉得不能按角色定义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刻板印象,思维方式与人有关,与其职能关系不大。任何一种职能,都可以具备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有更多的思维模型,工作会做得更完善。

所以,尽量避免思维定势。就好比,一位山东人说饿了,难道只能吃馒头?能不能吃米饭,能不能吃披萨?世界是多元化的,现在有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梨:可以把思维当成一种“技能”,而非一种“职能”。思维定势是一种现状,也是我们打破产品中职能墙,开始改变的起点。

梨:接下来想跟您聊聊您的产品经历,据我了解,您参与过国家863计划项目,这个应该说在当时还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能跟我们详细说说吗?

翁:“863计划”是科技部的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战略层面、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这类项目具备几个特征:

第一:“从零到一”,需要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第二:统筹协调、联合推进。比如发挥行业、高校、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专家作用,协同攻关;

第三:投资大,风险高。

最大的挑战肯定是核心技术攻关,从最开始方案的设计、到试验验证,风险非常大,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梨:有遇到过错误的情况吗?因为感觉创新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翁:小问题当然有,不过非常幸运的是,没有遇到重大的错误。后来复盘时发现,充分的市场研究和科学的产品开发流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产品立项前,我们花了一年半时间,用于做技术可行性论证和商业论证,充分论证方向性问题和关键技术,大的风险基本上识别出来了。

举个例子,很多企业在开发阶段,为保障方案成功,优先选择国外成熟技术或产品,量产时,再做国产化。由于国内供应商工艺能力还比较弱,量产时会为了可靠性及成本调整结构设计,造成重大变更及延期。为了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我们采用了独立自主并结合国外技术的“双主线”开发模式;另外,采取了同步工程(SE),将量产的工艺和设备,在产品开发阶段同步实施,既保证产品顺利开发,也为量产铺好路。

当然,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项目的成败,有很多偶然性,这和团队、决策、技术息息相关。项目启动前,我们有去拜访两家行业标杆企业,科学的产品开发流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为项目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

梨:这样体量的项目肯定会形成一个复杂的团队,您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翁:我是双重身份,既是技术负责人,也是项目经理,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一担挑”。内部团队由十几个部门组成,其中不少分领域团队的负责人,title比我高(笑)。还要涉及与日韩、欧美的团队合作,协同难度非常大。

梨:这个问题在跨职能团队中也很常见,您当时是如何解决和克服这方面困难的?

翁:管理跨职能团队,是项目经理的看家本领。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必须有项目管理的功底。项目管理中,干系人管理和沟通管理尤为重要。沃顿商学院有一门谈判课,叫做Getting more,这本书推荐大家看看。

梨:我理解您说的其实是一种共赢的思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一些“零和博弈”,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

翁:如果把一次沟通当做“零和博弈”,这表明自己预设了和对方的立场。在沟通时,我们往往更多考虑自己的立场、情绪、或是观点,而忘了沟通的目的。“零和博弈”是在存量中竞争,Getting more,是一种增量思维,能启发我们思考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开启新的沟通视角,寻求共赢。

梨:让我想到《非职权影响力》中说到的“互惠互利”,看来从学习沟通到实践好像还有一个鸿沟在。

翁:有人说:“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抄作业”的人,抄的是结果,却抄不到本质。沟通不只是信息传递,沟通的本质是与人的情感共鸣。

沟通需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如果能了解对方思维逻辑和文化背景就更好了。每次去一个新的国家,我通常会先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等,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个外国人来中国,和你聊天时随口说出几句成语,即便发音很蹩脚,你会不会觉得距离近了一些呢?

沟通时,要真诚。你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认同这个方案,我是不是就想把事情做成,我是不是希望对方也成功,我是不是真的觉得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真诚能打动人,对方也能感觉到的。

梨:所以其实大道至简,沟通的万能公式,是被我们隐藏起来的本能。

说到影响力,这也是小伙伴们经常感到困扰的问题,产品经理虽然是“经理”但没有经理的权利,好像没有办法去要求一些支持和配合。

翁:我注意到你用了“要求”这个词,“要求”的本质是一种控制型的思维。别说产品经理了,即便做到产品总监、副总裁,又能有多大的权利呢?干系人,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激励会满足人的自尊,激发人的斗志和前进的欲望。这是管理者的一种软实力。比如,和领导谈目标、谈愿望、寻求TA的帮助,“天道酬勤”,哪个领导不愿意支持想“一番作为”的下属呢?千万别给人预设立场。

梨:说的太好了,希望能解决一些小伙伴的困惑。其实在863项目之后,您也在持续不断的做创新实践。放眼市场,目前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您觉得技术创新现在还是一个好的增长点吗?

翁:首先,我认为每一种创新都有意义,模式创新可能是一条实施更快的路,而技术创新,不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能产生更持久和长远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的一些客户做新能源汽车,除了是出行的创新,是技术创新,还推动了能源革命。

模式容易学,技术创新却很难轻易模仿,会形成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所以两种创新都好,但我认为技术创新还是必不可少的。

梨:增长点还有另一层含义,创新也是一场比赛,企业都希望在未来凭借技术抢占赛道先机,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的增长拐点,您怎么看?

翁:决定性因素是产品经理(笑),开玩笑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同样是开发新能源汽车,谁能做得效率更高、更精致、性价比更高?这背后是人的思考和能量,而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这些人的能量,需要产品经理去思考。

我们说微信做得好,还记得微信之前,有个“巨无霸”产品叫飞信吗?背靠移动,含着“金钥匙”出生,巨量的用户基础,为什么失败了?有人说它受制于体制,也有人说是思维僵化,归根结底是缺少了打破“枷锁”的人。

梨:您激发了我的想法,其实不止技术创新,所有产品商业化的实现都需要依靠人,流程、制度等等都只是提升成功的概率而已。

翁:对,有一句话叫“一切管理服务于人”。

梨:我们看到技术创新更多聚集在大型企业,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基础和资源,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您有没有一些经验和建议?

翁:其实这是个误解。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创新来自于中小企业。之所以会让你有这种感受,是因为产品创新成果,大企业宣传得多,知名企业宣传得多。

企业规模越大,组织越庞大,管理越复杂,会影响创新的效率;此外,大企业特别重视风控,这会制约开发高风险的全新产品。不过,很多大企业有投资部门,看到中小企业创新方面的价值后,会采取投资、并购的方式,达到创新的目的。

比如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是Google两位联合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于2009年3月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谷歌风投负责人David Drummond说:“世界上的多数创新都不是谷歌贡献的,但我们却有能力利用自己的资金、时间、努力、技能、头脑和谷歌的品牌帮助别人建设伟大的公司,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中小企业本身就更适合创新,有灵活的组织团队、敏捷的决策机制、高风险的承受能力,这些都是巨大的创新优势。

梨:那对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开发,您有什么经验和建议给大家吗?

翁:来学NPDP(笑)。不少人想“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够的。产品的成功,需要创意、流程、市场研究、营销、开发、团队等方方面面的支撑,而要想都做好,需要框架性、系统性思考。而NPDP产品经理知识体系,可以帮你构建系统性思维。虽然是个广告,但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创新没有绝对正确的模式,你掌握的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梨:这里也引出大家的一个困扰,我们通过学习NPDP,建立系统思维,那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应用呢?

翁:实践。比如,我每年有提升的目标,给你看一下我2021年的OKR。实践,首先需要建立小目标,然后是非常具体的关键指标。比如,学习目标是超过2020年,具体指标是听书600本,看书12本以上……

之所以有人觉得困难,是因为没有拆解任务和量化指标,事情是一步步做成的。

梨: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公司已有的产品去分析总结,再通过工作去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系统思维的能力,其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一样。

翁:对,我觉得对入职不久的同学来说,这种框架性的知识对建立全局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科也是有势能的,比如语文、数学、物理等,这些高势能的学科,是建立对世界的理解,洞察运行的底层逻辑和规律。

梨:我在学员中也听到过一个担忧,NPDP进入中国的时间不像PMP那么长,它会不会不够完善,您怎么看?

翁:环境在变、市场也在变化,每一种知识体系都会不断成长和丰富,所以讨论不足没有意义。世上没有完美的知识体系,我们更需要一个对我们有价值,能帮助我们不断提升的知识体系。世上这些专家、杰出的企业家,大多数是解决问题的高手,系统性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多一些解决问题的维度和方法。

梨:其实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很多产品相关的课程,也包括我们国内内生的很多市场打法,您觉得NPDP和这类课程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翁:前面说过课程是有势能的,如果先学数学,再学金融会容易些,反过来会非常困难。有一些学科势能更强,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他课程。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我们每个人追求持续发展,系统性和基础性课程发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梨:这其实让我联想到大学选择专业,其实也有这么两类,很多人包括我都更多的关心这个专业好不好找工作,而不是长期的个人成长。

翁:专业选择会反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十年前,银行是热门,如今热门是金融。社会发展太快,今天热门的专业,未来极有可能不是了。单纯地学习技能或应用型专业,存在很高的风险。我会建议大家更多考虑培养自己的底层能力,万变不离其宗,去抓住那些不变的因素。比如,我们靠两条腿走路,然后骑马,后来发明了马车、汽车,现在又出现了无人驾驶。专业技能和应用型学科在不断变化,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人们出行的需求,对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安全的需求。

梨:应用型人才会更容易受到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反常识的观点,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翁:其实,应用型人才要在通用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而且通过终身学习,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和快速变化的行业相匹配,当然,所有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笑)。

梨:没错,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迭代+增量的逻辑框架。前面老师提到,每年阅读超过600本书籍,这个数量太惊人了,您有没有一些推荐呢?

翁:不是阅读600本,是听书。这是一种学习效率更高的方式,先听主要内容,如果感兴趣,再看电子书,其实每年精读的书也就12本。之前,我有写过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最近我看过的两本书,张磊的《价值》和苏世民的《我的经验教训》,都不错。

苏世民这本书中有一点我觉得值得和大家聊一下,经验教训的第一条: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你认同吗?

梨:啊!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但是仔细想想……

翁:做大事和做小事都需要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不因为是500万的项目,花费的精力就比5000万的项目少。所以,我现在也更倾向于去挑战一些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你的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梨:太有意思了,回头有机会可以和翁老师做一期专题,聊聊您看过的书,我觉得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和视角!

翁:哈哈,有机会。

梨:非常感谢翁老师的分享,那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大梨按

创新,是产品人永恒追寻的主题。而产品创新的实践则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这次通过和翁老师的交流,大梨努力挖掘老师创新经历背后的本质,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几点:

1、时刻警惕思维定势

自诩批思专业户的我翻车了,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锚”总在不经意间占据我的心智,比如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职责,又如部门或团队间的博弈与共赢,到底由谁来定义?把自己当锤子,看到什么都是钉子。

2、如何实践?Just do it!

访谈时,当我问出“如何实践”这个问题,翁老师笑了,然后向我展示了他贴在办公司墙上的2021年年度计划,具体、量化,同时还有去年的完成情况,这是教科书般的Just do it,比任何语言和方法论都更有力量。

3、真诚勇敢,相信自己

听起来有点像鸡汤?读完本文,对于真诚沟通这部分相信你已经隐隐握住了汤勺,在这里大梨私心推荐稻盛和夫的《活法》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经营哲学不妨从人生哲学开始。

以上是大梨通过对话翁老师获得的一些浅薄的感悟,相信聪明的你们收获一定更胜于我,再次感叹每次交流都让我收益良多。最后感谢翁老师、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期「产品人说」再见!

注明: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