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181)——抗灾救校 三方出力
文/丘墨豸
我把情况汇报给詹校,詹校顾不上吃饭,风风火火地骑上自行车过来查看,也是大吃一惊。随后,打电话把情况汇报给了村里和中心校。
上午九点多钟,中心校楚校长、赵书记和曲副校长,还有镇里主管教育的李助理坐着三轮车来到了学校。詹校又打发我找来了新上任的村书记。几个领导看过后,研究一下,让詹校先写个灾情报告,上报教委,申请上级拨款。
但款项下来需要时日,也不敢肯定就一定能得到审批,当务之急就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几个领导又核计了一番,给詹校出了个主意,让詹校出头,找当地zhu军bu队和林场,请他们过来开个会,名头就叫三方救灾助学现场会。所谓三方就是村里、林场和bu队。其实就是找来喝顿酒,让他们出点钱物赞助一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能不能请来人家可就不好说了,虽然林场和bu队都有学生在我们学校就读,可我们已经每年每生收了人家一百元的借读费,再让人家出血,人家会不会不愿意啊?
詹校决定上门送点礼,可是对bu队情况不了解,跟人家领导虽然见过面,也不是很熟,又是jun人。再说人家只有五个学生而已,万一拒绝反倒不好,就没有带礼物。索性就抱着当撞大运,行更好不行拉倒的态度,好在五个学生中有一个是主任家的孩子。
詹校本来就住在部队家属房,那天让我一大早过去和她会齐,去了bu队办公楼,
那时候,bu队规模已经缩成营级编制,实际规模不大,军营里没看到多少人。
我们刚进楼门,就有士兵过来问我们从哪来要找谁,随后带我们上了二楼,张主任接待了我们,詹校说明来意后,张主任并没有拒绝,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还要找林场的领导,詹校的先生是林场职工,对场子情况比较了解,说是只要把一把手答对高兴了,就没啥问题。
林场的书记住在县城里,詹校让我和她一起上门邀请,事先买了两瓶好酒,还让我准备了五百块钱装在了信封里。
进了门寒暄一阵后,詹校说明了来意。书记听完,也很痛快地答应下来,说是定下来日子提前告诉他一声就行。临走时,詹校让我把信封放在了酒盒上。
接下来就是准备招待了,詹校说这回的规格一定要高一些。按说用车把领导们拉到镇上饭店更有档次一些,但是那样怕动静太大,影响不好,研究来研究去,还是决定在学校准备,让各方领导亲到学校看看灾情,现场办公。这样一来更加名正言顺,既显得有仪式感,也可以打造领导们关心教育的形象。就是没有xin闻记者,否则能上报纸报道一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