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文化意蕴和方式(陈大伟)
一、从文化角度理解和推进观课议课
(一)从文化角度定位观课议课
(二)文化理解与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选择(集优选文);文化活动(以文化之);文化改变(化之成文)。确立文化思维,文化与教育,文化与课程
(三)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生活改善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理想与成就。(1)人际“和”(2)求“不同”(3)致力“思”(4)达成“诗”。
二、观课议课的人本文化
(一)人性的依据(读懂人性、读懂教师)、人本的目的、人文的方法
1、老师要做好需要管理:完整的人有多种需要,尊重、安全、自我实现····;有更强的认同和表现需要;要引领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发展需要,突破自己,使之成为优势需要)
2、人有自为性:教师是自我塑造的,人的自我塑造具有向上向善性。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自组织概念。什么是自组织?教师不是通过接受教而改变,而是通过学与死而成长。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3、教师彼此是有差异的。你要理解他的历史,你要理解他的环境,做个性化教研,左面向个体的教研。
4、教师是理性和自利的,是会算账的,他们是关注效益的。关注实践、关注策略、关注有效性
(二)理解和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
1、幸福的条件和可能。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1)幸福的形式和内容是主观的。(2)幸福的对象(自身生存状态)是客观的。要有阳光心态,要积极努力。幸福是一种能力(赵汀阳),发展文本、成长为上是打开观课议课的一把钥匙。观课议课提倡:从相互教走向相互学,从多讲到多听。上课时为了学,教也是为了学。
2、幸福生活创造。面前有一束光,指引他永远向前。人生的两种方式和状态:(1)内化,保存生命,延续生命,让生命充实有力量;(2)外化,实现生命,表达生命,让生命有意义和价值。要有理想,但不可过于理想主义。有时需要和现实和解,和自己和解。所以,我们要:(1)追求和体验成长幸福;(2)在研究的创新实践中实现幸福。老师幸福生活的抽象和想象: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 教学创新的条件:(1)有创新的意愿;(2)有创新的可能性空间(解放思维,发挥教学想象力。教学一枚鸡蛋,是煮鸡蛋、煎鸡蛋、蒸鸡蛋、孵小鸡、做成艺术品等,寻找教学选择和创造得空能行空间);(3)掌握创新的方法、有创新的能力(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创新的支持环境和伙伴(观课议课的文化建设)。
三、若水文化:“上善若水”
(一)坚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创造师生幸福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发展为本,成长至上”
(二)不拘一格关注变化:教育真理具有境脉特征,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择宜(择宜意识、择宜储备、择宜能力)
(三)“利万物”与“不争”:(1)以学心听(2)以仁心说。“仁者,爱人”,追求爱的效果:成就人、发展人、立人达人;爱到别人心里去,采取他人愿意接受的方法;先听后说:基于理解、基于需要(3)以益心辩。从“公心”到“益心”(善与真,走向建设):益学生、益彼此、以事业发展····关注教研有效性;从“辩”到“辨”(从针对和利用语言,到针对剖析现象、了解背后的意愿,讨论发展的可能)
以文化之:文化,春风化雨,潜滋暗长,渐进性。
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佐藤学)
1、先化自己,改变自己带动他人;2、组成伙伴,形成团队;3、采取有效途径,校内(区域推进):(1)分析和讨论对现有听课评课效果是否满意,为实践观课议课寻找动力。学会彼此开放课堂,在彼此开放中互助和提高;(2)把观察课堂的位置向前移,学习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3)不加评论地讲述课堂上的故事;将故事转案例,使故事具有讨论价值;(4)运用观课活动中得到的教学案例进行议课;(5)学习把问题变成观课议课的主题,并对观课主题进行分解,使观课议课具有操作性(6)有主题地观课议课,把观课议课与教育科研、行动研究结合起来;4.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读书、讨论、实践、反思、比赛)
观课议课后,写教育故事,写真实感受,品味益处。
修炼一双敏锐的眼睛,莉莉安一个善思的脑子,磨炼一个会议课的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