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旅行·在路上

背包的分類及构造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536人  探险家闪米特

背包是我们徒步时移动的仓库和家,

合理选择背包

有助于减少徒步过程中的劳累,降低风险,

还能够使我们能够充分感受荒野的魅力。

徒步后,许多朋友常常会抱怨腰酸背痛,尤其是肩膀。但是,很多老驴的肩膀和背部却很少酸痛,这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体能,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采用了科学设计的背包。

相信很多朋友都问过这个问题:“我想买个背包,有什么推荐的吗?”其实在问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两点:

(1)打算走什么样的线路;

(2)预算是多少。

买包血泪史

刚刚参加户外活动时,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而且是经常问。后来就在万能的某宝上,用200多大洋买了一个背包。结果第一次去船底顶徒步就被坑了,因为背包的背负系统存在问题。

后来我又在户外店店长的推荐下,购买了另一款背包。不过,实践表明还是不靠谱。

2014年2月份,我参与了闪米特发起的大东山徒步。

周五晚上连夜赶往上山点附近露营,然后在早上6点左右,从露营地出发。在背着30斤左右的背包,沿着条石台阶爬升近900米后,到达了山顶的东岳庙。

风雨中我们在稠密的竹林中穿行,根据GPS寻找路迹,最终选择了在杀人坪下撤。

此次活动中,我所用背包的腰垫不断地摩擦和挤压腰部,即使多次调整仍然无法缓解不适。

此外,虽然背包面料采用了防泼水处理,但并非防水材料。雨水透过防雨罩和背部的缝隙依旧能够渗入背包,大大地增加了背包重量。

后来,在好友兼户外导师飞翔的推荐下,我果断选择了新的背包。之后,背着此包,我和飞翔一起走了很多线路,包括广东省内的、新疆和西藏的,但是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以本次我们将一起学习背包的分类和构造,以便选择背包时能够有所依据。



背包的分类

根据容积(容量)、承重量和自重,徒步背包可以分为3类,详见下表。该表中的容积并未考虑背包附属结构的容积。


当然,还有更大容量的背包,比如始祖鸟(Arc’teryx)的Bora95。但是建议大家选择的背包容量不要超过80升,因为太大的背包运输不便,而且长期使用对体能也是极大的考验。

如果你只想购买一个背包,又希望能够用于各种不同的路线,那我建议选择标准型的,因为标准型背包有很多压缩袋,可以显著缩小背包的体积,大大拓宽使用范围。如果你仅仅是在周末徒步一天,那么超轻型背包将是最佳的选择。

三类背包对比图(从左到右依次为:标准、轻型、超轻型)

那么背包的容量在哪里标注呢?

通常背包的名字中就包含了这个信息,比如始祖鸟的经典背包作品Bora80,RT45,Naos55,其中的数字都代表了背包的真正容积,也是有效容积。

而有些背包的名字上又会标注+10,比如凯乐石的Olympus IV 65+10,此处的65代表了背包真正的容积,而+10则表示附属结构的容积,并非背包的有效容积。



背包的构造

背包的构造主要包括3部分:主仓(Main Compartment),背负系统(Suspension System),附属结构(Auxiliary Structure)。

主仓用来装徒步的物品,背负系统则用来传递主仓的重量。附属结构嘛,是用来丰富和增加背包的功能的,包括顶包(Top Lid),侧包(Side Bag),袋鼠包(Assistant Compartment),各种外挂点(Attachment Point)。


1. 主仓

主仓通常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睡袋仓(Sleeping Bag Compartment),上部为杂物仓(Grocery Compartment)和水袋仓(Hydration Reservoir Compartment)。

上下两部分由设置在主仓下部的隔断分开。主仓通常有三个开口,分别位于顶部、侧边和底部。

主仓内部构造图 

睡袋仓主要用来摆放睡袋,如果空间充足还可以摆放地垫、换洗衣物等具有压缩性、而行走时又不常用的物品。

由于水袋是徒步过程中重量最大的单件物品,所以水袋仓通常设置在背包贴近背部的一侧,以便保贴近身体重心,保证平衡。

目前有些背包将水袋仓设计在顶包内,方便拿取。但这会导致背包重心升高,对装包的要求也会高很多。换句话说,就是打包困难而且不安全,所以不建议选择。

杂物仓位于水袋仓的后侧,用来摆放食品、炉具、燃料、药物、帐篷等各类物品。在摆放时,应该遵循重物贴背放,轻物靠后方的原则,这样才能使背包的重心尽量贴近人体的重心。比如,食物,炉具、燃料、帐篷杆要靠背部摆放,帐篷远离背部摆放并尽量压缩。

2.背负系统

背负系统由肩带(Should Strap)、框架(Frame)、腰垫(Hip Pad)、腰带(Hipbelt)、胸带(Sternum Belt)、背板(Back Pad)以及相关的系带(Auxiliary Lace)构成,其作用就是承载装备并将其重量传递到身体上。

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背负,可以有效的将背包的重量尽量多地传递到腰部,并将剩余的负重合理地分配到肩部和背部,避免一处集中受力。


背包结构

框架,就是背包的支架,包括外框架(External-Frame)和内框架(Internal Frame)两种形式。通常,当背包的设计承重量超过30斤时,才会采用框架。

如同人体的骨骼,框架起到支撑和传递重力的作用。外框架,裸露于背包的外侧,而内框架则深藏不露——固定在背包内部的框架槽(Frame Socket)内。国内大部分驴友的背包是内框架背包。


外框架背包
内框架背包

不同框架背包的优劣对比见下表:


腰带:将背包的重量传递到腰部,减小背包对肩膀的压迫,降低脊椎受伤的风险。

设计优良的腰带有何表现呢?

第一,通常在按照腰部的形状曲线剪裁,用料厚实且轻便,有些背包的腰带厚度可达2厘米。

第二,腰带和腰部接触部位的宽度至少达到10cm,其长度还要至少超过胯骨6厘米

第三,在腹部转变为宽且结实系带,末端通过卡扣连接,且卡扣上会明确注明品牌和生产时间。

腰带平衡带(Hipbelt Stablizer Strap):也成为腰带收紧带,用于调节腰带后侧和背包主仓之间的距离,约束主仓的左右晃动,增加背包的平衡性。在背上背包后,一定要拉紧腰带收紧带。

腰垫:常见于内框架背包,用来支持主仓并将背包的重量传递到臀部,避免腰部过度受压。

肩带:保持背包的平衡,防止背包滑落并传递少量重量至肩部,极少情况下用于传递整个背包的重量,比如过河时。因为不解开腰带的话,否则一旦被水冲倒后,整个背包在水中会受到极大冲击力,大大增加溺水的可能性。

肩部平衡带(Should Balance Strap):也称为重力平衡带,顶部收紧带。用于调节肩带和主仓之间的距离,改变肩带承受的力。

比如,感觉背包向后拉扯身体时或者背包极易晃动时,可以收紧肩带收紧带使重心前移,但不可过度收紧,否则会增加肩膀的受力,导致肩膀顶部受压明显、背包贴背、散热不良。大部分背包调整时,肩带平衡带的最佳位置是和主仓成45°夹角。

胸带:防止肩带向两侧滑落,增加背包的平衡性。胸带最好放在腋窝以上、锁骨之下。如果胸带的位置太低,则会导致胸腔受压迫,影响呼吸。

背板:第一均匀分布背部所受的力,防止肩膀过度受力;第二保护背部,防止背包内部的物品摁到背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通风不畅,极易导致背部积聚汗水,背板被汗水浸湿。

3. 附属结构

附属结构位于主仓周围,包括侧包、袋鼠仓(也成为副仓)、顶包、冰爪悬挂点(Crampon Attachment Point)、以及压缩带(Compression Strap)。


背包附属结构

侧包通常在包口处具有收紧带,可以用来装水杯、零食等。

袋鼠仓位于背包主仓后方外侧,由于其底部有一个引水孔,我们通常将潮湿的物品放在其中。比如帐篷的外帐,因为外帐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容易被水打湿,而赶路时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将外帐晾干。

顶包,目前主流背包的顶包至少都有5升,可以用来摆放手电筒,充电宝,备用电池,应急药品等小件而又常用的物品。有些顶包可以拆下来,将隐藏在内部的迷你腰带拉出来后,即可作为腰包使用。

冰爪悬挂点,用于放置冰爪,普通徒步路线很少用到冰爪。

主仓压缩带,是在装好背包后用来收紧主仓的,保证主仓内的物品摆放牢固、紧密贴合,最终确保背包的稳定性。

强大的背包,才能帮你走得更远。

背包是徒步过程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必须能够有效地装载我们的所有装备,所以背包必须具有各类仓袋。徒步中,我们还要尽量降低背包对身体的压迫感,减少身体的疲劳感,所以必须选择具有强大背负系统的背包。

希望大家看完本贴后,能够对背包的构造有所了解。但是若想买到自己所需要的背包,还需要持续关注本专栏的更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