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 读书笔记 第9篇 2021 01 24
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确定的时代,学习不只是发展之需,而是生存之需。
每月读透一本书。拒绝浮躁与走马观花。自律。反省。实践。
刘江波 2021年元月
陈春花教授管理名言
第五章 什么是激励
1、什么是激励?
激励就是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真正有效的激励一定要站在对方角度去做。
陈教授经常给大家讲一个经典小故事,说的是一对老夫妇为安度晚年,找了一处窗外有草地和大树的房子,搬进去以后才发现买错了,因为社区里的小朋友每天都会来到草地和大树下聚集玩耍,吵吵闹闹,非常嘈杂。怎么办?陈教授课上问学生,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把树挪走;把房子租出去;养条狗把孩子吓跑等等。
而老夫妇是这么做的:走出房门对孩子们说,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决定给你们每人一元钱表示感谢;拿到钱的孩子很开心,第二天就来了更多的小孩,老人又说,你们给我的快乐太多了,但是我的钱不多了,每人只能给你们一毛钱表示感谢;这样,第一天拿到一元的就火了,认为不公平,昨天的快乐值一元,今天就只值一毛钱?就决定不来了。但首次拿到一毛钱的,觉得也不错,第三天又来了,老人又表示感谢,但这次给了每人一分钱。这样一来,小孩子们全都很生气,都不来了,因为快乐一开始值一元钱,现在才值一分钱,太不公平了。于是,老人的目的达到了。
搬家,移树,养大狗,这种方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真正有效的激励一定要站在对方角度去做。
激励的核心,一是让工作变成游戏;二是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做。
2、人为什么工作?
人们需要工作的理由,大致分为五类:
赚钱;
消耗能量:这是生理需求,工作是消耗能量的最好方式。
社会交往:通过工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交往;
成就感:只有工作才会真正获得成就感;
社会地位:人的社会地位是在工作中获得的。
所有的激励都是解决以上五大问题的,只有深刻了解人们工作的原因,激励才会有效。
3、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只能降低不满足感。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作条件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保健因素不会有激励的作用,但保健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会不满。如果使用保健因素进行激励,绝大部分人就要得到;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当人力资源设计薪酬的时候,参照同业水平即市场价格,还要加一个坐标,即自己企业/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高薪,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都是保健因素,人们获得的时候认为理所当然,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有效。
激励因素: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激励因素高的时候,人们会有满足感;激励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满足感会低,但不会不满。
如果使用激励因素进行激励,获得激励因素的员工必须是很少的一部分。
4、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示意图
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的主要理论贡献,是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有五种:
生理;
安全;
交往;
尊重;
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是由低到高递进的。人其实有无限的潜能,会创造无限价值,关键是满足人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最低层次的没被满足的需求,最有影响力,这是一定要记住的。
任何人首先考虑的其实是最低需求,也就是生存的需求。这提醒管理者,对那些有能力的核心人才,在同他们探讨自我实现、尊重的的同时,一定要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生理(这里指生存)和安全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5、人不流动或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奥得佛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不是由低到高递进发展的,而是多种需求同时共存;当一个人的需求遇到挫折时,他会选择降低自己的需求,回归到较低一层的需求上。
管理者应该关心组织中的人为什么不流动,而不是关心组织中人的稳定性。很多情况下,如果组织中的人不流动,或许是因为需求得到满足,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这样的组织很难得到发展。
陈春花教授管理名言【对照检查,今日感悟】
任何组织想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基本的理论作指引。《管理的常识》就是在管理范畴的科学和基本的理论。
激励,是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且自愿付出。有效的激励政策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做。这个道理简单,重要,但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回想这几年,传大凤凰公司的激励措施往往是从上而下制定的,管理层认为能完成多少收入,实现多少利润,基于利润目标的完成去奖励中高层,这个也没有大问题,而结果是到了年底都没有完成目标,因此就拿不到奖励。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营目标和战术、资源以及团队能力的不匹配。今年我们把经营的战略和目标,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战术分解,把目标已细化到月,到周,到人;对于关键的核心人才,我们也从下而上听取了他们对年基本收入等“生存、安全乃至尊重”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相信2021员工和公司的日子会过的好一些。
赚钱,是人要工作的第一理由。我之前对这个没有彻底的认同,认为赚钱重要,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也重要;导致在做培训的时候,在公司价值观方面如六项精进、作为人何谓正确等等,下的功夫偏多。在最近的2021公司发展大会上,一位副总说让他的营销经理通过两年的奋斗,能够买上车,买上房(哪怕是在燕郊按揭买房),这种能够满足年轻人对生理(生存)的需求,其实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正如陈教授所说,最低层次的没被满足的需求,最有影响力,这是一定要记住的。最后关于组织的流动性,陈教授认为,“很多情况下,如果组织中的人不流动,或许是因为需求得到满足,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这样的组织很难得到发展。” 上月我偶尔翻出2019年中员工学习混沌大学12个思维模型的合影,发现35人中已有15人离开了公司,我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几种原因:认为工作和生活应该兼顾,而公司工作太累,辞职;不认同上司的能力和人品,辞职;业务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被辞退;回老家尽孝尽忠,陪伴家人,辞职;不认同部门职能的合并,离开。所有在传大凤凰工作过的员工,不管何种原因离开,我们都应表示感谢,他们在这儿工作过,付出过,他们是传大凤凰发展的见证者之一。我认为我公司的人员流动,大体上属于正常状态,流动才能带来新鲜血液,但是,对于关键核心人才,应多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和个人目标,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体现尊重和认可。核心人才不宜频繁流动。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