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孤独的鲁迅
去上海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宣传工作培训。说是四天,其实只是号称而已,真正的培训只有一天时间,一共两堂讲座:上海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的讲座、上海鲁迅纪念馆王馆长的讲座。
讲座之余,我们去上海的一些纪念馆转悠了一下,且略记于此:
一是中共一大会址。所谓闻名不如见面,电影《建党伟业》中的一大会址还是满有老上海的味道的,而此次所见之一大会址纪念馆,却全无老上海的气息:一则周边环境大异,一则纪念馆太新,一则内部环境改变太甚。当然,这并不是我要非议的地方,因为纪念馆首先要考虑的是布展,所以对于馆舍的维修改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有一点却不可不说:这个纪念馆太过突出毛昆仑了。众所周知,当时最为有名的共产主义者,莫过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昆仑的资历无疑是比较浅的。虽然陈独秀和李大钊并未参加一大,但不能因此就把毛昆仑当做一大的主要人物来布展、宣传。
想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故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以作史,史虽充栋,徒为民生毒耳。”(《新史学,论正统》)一大会址纪念馆大抵也是这样的毛病,未扫君统之谬见,有偏向的展示历史,并不契合我党“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是鲁迅纪念馆。这天清晨,我和两位美女坐地铁来到鲁迅纪念馆。我原想,今年是大先生XXX周年诞辰,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纪念鲁迅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今年,总该是比较热闹的吧。但是出乎我们的意料,鲁迅纪念馆竟然是冷冷清清,空无一人。我们到达时已是九点半,竟然还是纪念馆今天的首批观众。
我们参观了片刻后,来了一个“少长咸集”的旅游团,约十余人,我正高兴于国人尚未忘记鲁迅呢,却听到他们个个都是操日语的,原来是友邦来的观众。我们再参观片刻,又进来一个年轻的团队,这次他们还没有开口,我就已经知道是日本的旅游团了,因为他们的导游正用日语向他们讲解呢……我问同行的美女,我们的年轻人为什么就这么少呢?美女说,他们还在睡觉吧。
当我们参观完将离开时,发现王馆长正给四五位中老年观众讲解,用中文,我想,这些观众应该不是日本人吧,细听之,他们谈话也用中文,是中国人,而且都是个大院校的专家学者。——真是令人叹息啊,鲁迅何以沦落到只有专家学者谈论、而普通民众却如此隔膜的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