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读书的一点心得

2021-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zhouheer

读书看书许久,也渐渐有了些心得体会。

并非所有的书都是开卷有益,像网络小说,武侠小说。容易被其故事性所吸引,其实读完无所收益,只是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 和看肥皂剧,综艺节目毫无二致,就是一种娱乐而已。长时间沉迷于此,甚至有害,因为当习惯于这些过瘾的爽文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头过“苦日子”,无法被看似“枯燥的”书籍所吸引。

还有这么一类书,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 比如闲情偶记,比如人间草木。那如同品味一杯下午茶,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最后还有一类的这样的书籍,需要静下心来,集中一段的时间专注在上面,做系统性的阅读,比如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三部曲。只有当你通读了作者的三部曲之后,才有可能融会贯通,有纵观全局的了解和认识,如果只是部分的阅读或者选择性的阅读 ,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看了后面,忘记前面。就无法把书中的思想连贯起来,就难以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认知。

除了系统性的阅读,还可以广泛性的阅读,比如毛泽东选集,一共四卷, 如果想更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局势,也可以参考着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 红星 shine 中国,历史学 等等。对比着来看就可以加深原有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比如毛选中反复提及的民族,民主。 但我其实一直都弄不太懂到底啥是个民主,啥是个民族,只有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直到阅读了的历史学的 境界,才了解清楚: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本是双胞胎,区别在于:民族主义强调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民主主义强调个人本位、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从理论上讲,当国家、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时,国民应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个人权利,以服从于国家利益,支持国家战胜危机,而国家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个人自由。但是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经常吞噬民主主义,这主要是由中国近代的政治和大的环境造成的,也与人们认识的误区、统治阶级的狭隘和自私有关。。。

这一类的类书籍需要精读,细读,研读。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要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要和自己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比如在看毛选中有关于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论述,有支部建在连上的论述,联系此次疫情在中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一声令下,令行禁止,无论是大城市的高档小区,还是偏远的乡村,隔离政策都得都有效的执行。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是不可思议的,这其中固然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根本的因素是隐藏在背后的恐怖的组织协调动员群众的能力。这个能力从哪里来? 就是从上面听惯的 之前不以为意的理论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所来。当真正的沉浸当中,思考并有所悟,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好似发现了隐匿的宝藏。阅读这一类书籍其实是很严肃很辛苦的事情,要能耐得住寂寞,要下苦功夫,而如能克服这些而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汲取其中精华,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认知,锻炼和提高思考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书籍灵活的变换阅读方式,并进行广泛的阅读。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阅读书籍,深入思考,建立认知的过程,如同蜘蛛在编织自己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书籍就如同散落在这个蛛网上的不同节点,当我们深入阅读思考之后,有意或者无意的在这些认知的零散节点中穿针引线,最终编织成一个严密而深刻的思想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