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传说-龙多山
龙多山有东南西北四道寨门,往来最为热闹的,却是西寨门。玉帝降下云头后,瞬间就变成普通游客,夹杂在人群中排队上山;他耐着性子,混在人群中缓慢的移动脚步,半个时辰后,总算走进了西寨门。
上得山来,玉帝很快游遍了其他三道寨门,却发现南门和北门的游客寥寥无几,而东门的游客虽多,但却远远不及西寨门那水泄不通的拥挤场面。
于是,玉皇大帝就下定决心,把西寨门规划为龙多山的前门,由巨灵神把守,而天兵天将则手拿铁索在其后(今铁索坟);至于托塔天王和太上老君,就安排在半坡处,为初来乍到的仙人指路;而山顶处的玉皇殿,也和其下的南天门一样,皆修建为面对西寨门的方向。
规划好这一切,玉皇大帝还是不满意,在南天门外的石梯下面,他又安排仙女们弹琴(今七步弹琴),来接待各路神仙;同时还在其北侧的山脚下修建瑶池(今天池),以做王母娘娘的行宫。
一切安排妥当,太上老君却强烈不满,按照道教排位,他的地位还在玉皇大帝之上,于是就把坐骑青牛留在那里,然后独自蹲在玉皇殿的后面生闷气,和玉皇大帝来了个背对背;互不理睬。
托塔天王也想偷懒,他把手中的七层宝塔放在那里,溜到天上逍遥去了;天兵天将一看,也悄悄的把铁索放在地上,跑去和弹琴的仙女们聊天;而看守西寨门的巨灵神喜欢打瞌睡,他就把右耳贴近寨门处,然后放心的进入梦乡;他深信,只要西寨门有轻微的声响,他都会被惊醒。
有一天,玉帝又心血来潮,下凡到龙多山来,他见此情形,顿时大发雷霆:不但下令把青牛居住的牛王殿烧掉,还把偷懒的天兵天兵用铁索捆绑起来;对托塔天王李靖,他不好处置,就气愤的把七层宝塔推到;而把守西寨门的巨灵神却不走运,被风化成岩石,其面部也变成了“巨人头像”。
这样一来,龙多山就没有神仙把守,不过玉帝自有办法,他施展法力,把五岳的山顶巨石移至西寨门下的半坡处,很快堆砌成一个仙台(今飞仙石)来。他传下诏令:凡是所有得道登仙的人,都要站在飞仙石上,由玉帝派双鹤来接送,因飞仙石位于玉皇殿前方,故玉帝也一目了然。
至于这接送的双鹤,原本是太上老君的侍童,玉皇大帝看到太上老君居然背对着他,气恼之下,就把他的家抄了;老君炼丹的灶台被放在飞仙石上,供凡人炼丹,而他的侍童原本是一对白鹤,于是就变回原形,负责接送得道的神仙到南天门报到。
而今,玉帝的规划处都成了龙多山景点,这一切,也算是对这段传说最好的诠释了。
编辑 川哥 童童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