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婚姻的试金石——有孩子后的这几年
文 | 陈北宋

人什么时候开始长大?
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说:
你以为上大学了,工作了,结婚了,自己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NO!
一直到生完孩子,生活才会对你露出真实的獠牙——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从没有带过宝宝的人,看到小baby就像天生就穿着可爱的衣服,白白净净,漂亮得像天使。他从来都不知道一个抱在怀里轻飘飘几乎没有重量的小不丁点,会彻底改变一个家庭的局面,改变一家子的相处模式,使他们更亲密,或变为仇敌。
孩子让小家变得兵荒马乱
曾经我和爱人的小日子也过得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我家的宝贝出生之前,我和爱人信心满满,不就是去医院生个宝宝,欢欢喜喜地抱回来吗?
现实给了我们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孩子因为吸入几口羊水需要住儿科观察,来帮忙的姑姑抱着宝宝,孩子爸爸去忙着办手续。我一个人呆在病房,躺着头晕想稍微坐一坐,不知怎么就休克了。过了一会儿醒过来,口干舌燥,想喝水,打铃叫护士,护士说让家人买红糖水来。
孩子爸爸分身乏术,孩子姑姑当机立断给我们找了个月嫂。
第一个晚上我通宵未眠,身体虚弱不堪,提心吊胆。后来和孩子搬到一个病房,更睡不好了,晚上孩子的哭声,护士查房的声音,走廊里的脚步声,被放大了好几倍似得往耳朵里灌。
出院后,本来只有两个人的小家,住进了五个人。孩子奶奶腿脚不好,做不了家事,本来只负责我和孩子的月嫂变成了一大家子的保姆,到了晚上睡着后被人抬走都不知道。于是我夜里只好自己带孩子,喂奶,换尿布,擦屁屁;喂奶,换尿布,擦屁屁;喂奶,换尿布,擦屁屁......
孩子爸爸请了一个月假,每天都在往返超市、菜市场和家的路上。
没时间睡觉的我很快就恢复了孕前的体重,脸色苍白。
很羡慕老家的嫂子和姐妹们,坐了月子出来,一个个身板结实,红光满面。
刚当了妈妈的我对于孩子的哭声很敏感。那是九月初,早晚的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但是只要孩子一哭,我就轰的一下满身冒汗。有一次孩子哭,我催促月嫂给孩子热奶,她一着急把奶瓶连奶嘴都放进微波炉。
“砰”地一声,奶嘴爆炸了。
月嫂连连道歉,说太着急了。孩子爸爸收拾完微波炉,走到我和孩子身边责备地看了我一眼。
只这一眼,什么都没说,我已经哭的泣不成声。连日来的疲惫和孤独不适排山倒海一般涌来。孩子在我怀里也开始哇哇大哭,孩子爸爸抱过孩子说:“婴儿能感知妈妈的情绪,你先把孩子给我吧”,然后抱着孩子轻轻地哄。
他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每次孩子哭他总是第一个过来抱,想让我休息,可是孩子只认我的气息,这些我都知道。
孩子醒着的时候,他会弹钢琴给我们听。
过了几天是中秋节,我刚生完宝宝十几天。孩子爸爸看我有点郁郁,拿出我的大衣把我裹的严严实实,带上厚厚的帽子和围巾,戴上口罩,全副武装地带我出门。
奶奶和月嫂吓了一跳:“你们干什么去?她还没出月子,不能出门。”
孩子爸爸说:“在家闷太久,我带她出去散散心。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他先把车开到楼前,然后把我扶进车里。带着我穿过长安街看灯,到门头沟的山顶坐在车里看中秋节的月亮。
我没得产后抑郁症,还算平稳地度过产后第一个月。
在孩子、工作和家庭中三头受夹的职业女性
家里缺人手,月嫂在第二十天的时候因为家里有事提前走了。孩子爸爸的假期也已经用完,不得不出差了。他在出差前在冰箱里给我们塞满了肉和蛋,还没出月子的我开始拉着菜篓去市场买菜,给孩子洗尿布。
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姥姥来了,奶奶回家。
快过年的时候,姥姥要回家过年。奶奶也想在家过年,不想过来。
我和孩子爸爸去家政公司找了保姆。
过完年,姥姥来了,辞退保姆。六月中旬,我休完产假开始上班,姥姥家里有事,换奶奶来。奶奶一个人带不了孩子,我向单位申请在家办公。
奶奶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往返十余次,分别在两边小住一段时间后互换,两边她都挂念。好歹家里有我长期在,除了每周一天回单位报到。
这一天孩子爸爸就要向单位请假。
在他带孩子的每周一天里,陪孩子玩,哄孩子睡觉,洗尿湿了的裤子,包括辅食在内每天做六顿饭,冲三次奶粉。孩子才一岁多,话还不会说,只跟我交流得多,跟爸爸一整天互相不理睬。孩子自己玩,爸爸不停地收拾家务。等我下班的时候,他就抱着孩子站在窗边等妈妈。
他对我说,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的一天,忙碌,无聊而孤独,因为无法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因此他从来没对我说过:“你不就是带个孩子吗?!”
就这样凑合到孩子两岁半,快过年的时候,奶奶要回家。
我给孩子报了幼儿园。两岁半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我和孩子爸爸心里很不舍得,大部分时间只要能凑合就让孩子在家自己带。
孩子在家的时间,我白天没办法上班。孩子爸爸就负责我们的一日三餐和家里的卫生。等晚上孩子睡着了,我开始加班,一直到凌晨三点;有时候太困了,跟着孩子一起睡到三点钟再起床加班。
在我加班的时候,孩子爸爸总会在一边陪着。他看书,回邮件,整理工作,因为他白天也没时间。有的时候就是坐着上上网,我知道他不想让我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我每每催他去睡,实在支撑不住了他会去早睡。夜里孩子醒了我从不叫醒他,因为明明我起床换尿布哄睡效率更高,何必非叫醒他呢?何况,孩子醒了我也从来睡不着。
孩子不仅是爱情的结晶,婚姻的试金石,还是家庭各种关系的一面镜子。
有人说:“不曾被孩子重塑过的女人,从未象风箱里的老鼠一般被家庭和事业双面夹击的女人,未尝经过三代以上家庭关系考验的女人,不足以语人生”。
记得有个帖子说:婚姻里最怂是什么时候?是没人给你带孩子的时候。
大多随意应允给你带孩子的人,根本没有看清楚这是多么大的负担和考验;而在深思熟虑之后依旧接下抚育下一代重任的亲人,一定是真爱。
日渐平稳的时光
三岁,孩子正式入幼儿园。我仍在家办公,每周一天去单位上班的日子,下午总要请假,不然孩子就没人接了。因此,不管是在开会,还是在通工作电话,我总要义无反顾地说:对不起,我要提前下班了。
回单位后我还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参与了局级项目。可是,在家办公的四天我没法去参加项目组开会,来单位的这一天下午我还要早走,只有一个上午,偶尔领导有事还不能开会。而这种项目很多想法都是在开会中碰撞得来,慢慢地我变成项目组打酱油的,只负责后期文档撰写。
后来我再也不参加任何项目。
一年后被单位召回,结束了在家办公。没有了灵活的接送孩子的时间,只好给孩子转到一家私立的幼儿园,下午可以报课外班,延长一个小时接孩子。我下班后赶过去,时间刚好。
上班的爸妈,带着一个小娃,只能在现实的夹缝中左突右挤,挣得一丝出路。
孩子爸爸只要在家不出差的日子,就充当我们的专职司机,早上送完孩子去幼儿园,就送我去单位;下午先去单位接我,我们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
白天如果在家,他会整理家务,洗衣服,洗床单,拖地,大扫除,去超市采购日用品。
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悄悄远走。
他有时劝我不要上班了,这几年太累了。但他从不说我养你,事实上他有资格这么说,但他说:“不上班对你来说是很大的牺牲,我不能替你做决定,只是身体也很重要,你自己权衡吧!”
生活里边边角角的火星,怎么熄灭?
生活得久了,一些边角的火药总会积累起来,在某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被点燃。
孩子生病咳嗽咽痛,不能平躺,我彻夜抱着孩子在沙发上坐着。孩子爸爸屡屡被孩子咳嗽吵醒,就过来给孩子量体温,倒温水。他困极地说:“一晚上把孩子小时候我没起的晚上都补全了”。我当时也困极,心里模模糊糊地想:“那可是一千多个晚上,一个晚上就补上了?”
但终究说不出口。因为记得他每个陪我加班的夜晚,那疲惫的双眼。
有时他责备我不爱开车,我心想:“这几年我要么在家带娃,要么陪着娃坐在后座,上班开车没地方停,我怎么开车?”,可我嘴上说:“是啊,孩子长大了,我是该好好练车了!”
因为我记得每个他接送我们时迎着的朝阳和晚霞。
生活就是这样,你的用心,可以换取对方对你的包容心。
安排的再妥帖生活里的磕磕碰碰也不能避免,因为一家三口是独立的三个个体,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觉。
在这些琐碎时光里,只需感觉到对方心里有你,你在被爱,被担心,被在乎。只有这个感觉能引领你穿越繁琐忙碌疲累的生活,抵达心灵的憩息之地。
我总记得孩子从医院回家的那一天,孩子爸爸去医院接我们。月嫂抱着孩子坐在后座,我坐在他旁边。他说:“真想就这样辞去一切,带着你和孩子找个地方隐居,只守着你们两个过日子”。
彼时我刚好抬起眼,看到初秋的太阳绚烂而高远地挂在明净的天空,也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