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变现这件事
最近在简书里看到有不少简友写了关于写作变现的事情,有的说通过自己的不懈勤奋努力达到月入5万,有的抱怨,写了一年,总共3000。
于是,布衣对于写作变现有了几个疑问。
第一,大V是怎样通过写作变现的?
第二,为了变现而写作,能有好作品吗?
第三,怎样平衡自我精神与读者需求?
对于,大V是怎样变现的,布衣还处在了解时期,不敢妄言。
这里,布衣主要想谈谈后面两点。
现在,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媒体的自主开放,引来了很多写作爱好者。每天,打开资讯,各种各样的信息涌出来,写作的水平良莠不齐。当然,良莠不齐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有些写小新闻,短消息,奇闻异事的文章,真的是漏洞百出,味同嚼蜡。甚至于形成了标准化、公式化的套路,一看就是一个人写的。这类写作,只能算是个应付差事,为了变现的低级工作。
新闻曾经报道过一个农村青年带领全村人致富的事情。他成立了自媒体公司,发动全村人写奇闻异事。开始,是展现农村的发展面貌。时间长了,恐怕也就没的可写了。村里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认知可想而知。当文字不再是传播文化精神内涵,而是挣钱的工具时,真的令人担忧,甚至沮丧。
人类的认知有一个规律,就是,一件不真实的事,说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信以为真了。可见,信息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又是多么的可怕!
布衣是学文学出身的,深知好的文章如何能深入人心。也明白粗制滥造的文字堆砌,怎能不误导无知的人。
但凡有克制力,有辨别力的人,清醒的时候是明理的。但是,当铺天盖地的粗制滥造灌进来时,人就懵了,就丧失了克制力,辨别力。举个例子,本来,打开手机想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国家大事,结果自动蹦出来哪个明星又出轨了等等的消息,就是不去打开看,接二连三的这类标题也够你翻半天的,时间浪费了不说,也没有看到有用的东西。
幸好,还有简书,还能看到喜欢的有内涵的好文章,还能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
再来谈谈第三点,如何平衡自我精神与读者需求。
所谓自我精神是指作者本人的有倾向性的精神追求。但是,往往是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纯文学的精神,不太被看好。布衣发现,大多数读者更喜欢看例如“如何销售成功”“怎样成为流量女王”“最赚钱的十大行业”等等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经济学文章。
我们大家可以做个调查统计,每天在朋友圈里晒吃喝的,晒奢侈品的,占多大比例,晒专业进步的,晒努力工作的,晒读书的,占多大比例。一目了然。
在这个物质时代,“赚钱”成了最热的词汇。由于价值观的偏离,使得“作家”的称号更加高尚。因为,真正能够清心寡欲地,不慕名利地,用心去书写世间冷暖,人性善恶的作家,都是相当有定力的极品之人。
发表出来的文章总是有导向作用的。如果,更多的作者能够向真正的作家那样,坚定不移,不为所动,不忘初心,那么,舆论的导向会越来越好。读者的喜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然选择了用文字表达精神情感,那么,你就有责任传播高尚的,美好的,有责任制造良好的导向,而绝非哗众取宠,唯利是图。
鲁迅当年的高收入,那是因为他的精神,他以笔为投枪,用犀利的文字揭露真相,他是英勇的战士!他的文章深刻至内心。崇拜鲁迅的不只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