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没有安全感,买的书多了,也便以为有了安全感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愤怒小葫芦

古人有“焚香沐浴静心读书”的说法,今有经常买书,却从不开封或从不读完的做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系阅读法”。

参加工作后就没有再读过什么书,彷佛只有低头做事才能体现我的价值。后来,我的领导常爱买书,一遇到当当或京东打折季,她就会第一时间号召我们一起去买书。

本着表面上想要精进自己实则只是赶风的心理,我也囤了一些书。有的书我会饶有兴致地打开观赏一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的书我压根就没去摸过,包装还是那个包装。

要问我都买了啥书,至今只记得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两本,因为翻过,其他的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

今天我去地下室整理我的那些书,遗憾的是我真的跟那些书没缘,因为大部分都被老鼠咬坏了。我遗憾地把那些书一本本丢掉,瞬间觉得也丢掉了曾经的些许安全感。

曾经我因为跟风囤了书,害怕自己被甩得更远所以越买越多,彷佛看到堆在家里的那一大摞就很有安全感,感觉自己还不至于完全堕落。

我身边也有几个朋友跟我一样的毛病,只要有人推荐好书就一定要收入囊中,但却从来没收入脑中。

我们虚荣地以为自己拥有了它们,殊不知只是一种最悲哀的自我安慰。

我们用不断地买买买来给自己制造安全感,却从未为这安全感注入能量,付出过真正的行动。

但其实如果我们去向别人借着看,又会是另一种结果,大部分的时候都会很认真地看完。因为那本书不是我自己的,所以我得认真地把内容看完并注入脑子里才会有种踏实的安全感。

其实无论是自己买的或是借的,如果不去看,不去消化,不去实践,总归都不会属于自己。佛系阅读也只是一种懒惰的借口罢了。

那么如何改掉佛系阅读的毛病呢?

首先,制定读书计划,并下决心读完。

比如这段时间买的书,要在哪个时间段内读完。

其次,找到有效的读书方法。

这一点至关重要,既然行动了就要讲究效率,不然只是徒费时间还会丧失信心。

可以先接触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并按照步骤去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最后,养成读书的习惯,并指导实践。

坚持每天读书,可以先找感兴趣的书读,养成习惯后再去读其他的。

找到好的读书方法后,要把获取的知识运用起来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像你按照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实操一样,才能找到好方法,也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真正的安全感都是自己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正如董卿在节目里聊到自己的安全感:“我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只能用命去博,把事情做好。”

所以不要以为你买的书多了就踏实了,你必须真的去看,去思考,去实践,才能真的让自己踏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