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时——致我们的高三【连载】(二五)文/兵马俑
“父”这个字取义象形。指的是“双手拿武器的人”。拿着武器干什么?为生存而战,为家族而战,为明天而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亲是战斗型的亲族。“父”因战斗而荣耀,因战斗而伟大。父亲的责任就是保证生存,对敌战斗,开疆拓土,保护家族。如果把一个家庭或家族看作一支战斗团队,父亲就是冲锋在最前面、最锋利、永不退缩的矛尖。
母亲给了我们温暖的怀抱,父亲大多都不够温柔,但他永远直面着风雨,把山一样的后背留给家人,让他们能够安定地生活。
受中国文化影响,大多数父亲在子女面前都不苟言笑。父亲常常把温柔藏在心底,他屹立在世间,伟岸如战将,严肃如守护神。冰冷和淡漠是父亲常态化的伪装。他拒绝被柔化,他怕柔化会减损他的战斗意志;他刻意冷淡,他怕太过亲和会有损他的威严。同时,他又是热情的,他永远奔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他不屈于命运,他不降于困难。累了,他从不呻吟;痛了,他从不哭泣。直到有一天,他老了。儿女才发现,父亲坚强的铠甲下,是一副伤痕累累的身躯。每一个伤疤都是儿女的泪点,但父亲却骄傲地笑了,因为在他眼里,每一处伤疤都是军功章。或许这样的军功章一世都没有机会熠熠生辉,但父亲知道每一枚都是一个坚定而不容违背且必须兑现的承诺,所以他笑了,笑得从容,笑得无愧!
父亲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性格决定了父亲和子女之间会有矛盾,会有误解。但中国的父亲一般都不愿解释,结果导致孩子和父亲的距离较远(相对和母亲而言)。从而也导致了孩子们成熟后对父亲的生活关注度不高。很悲剧的是,常常要通过别人的描述、赞扬等,孩子才了解父亲深沉的爱。更有甚者,直到父亲生命的最后或者父亲与世长辞,孩子们才明白父亲在自己生命中是何等的重要(比如电影《坏爸爸》)。这是中国式的悲哀,是中国父亲的悲哀,更是子女的悲哀。
记得以前我看过一本书(不好意思,书名忘记了,本想推荐给大家。),书里有这么一段话,是以父亲的口吻说的:“我期望你能在我活着的时候学会独立,学会战斗,学会坚强;我期望你能在我活着的时候不依靠别人,不放弃信仰,不缺失信心;我期望你能在我活着的时候懂得直面,懂得宽容,懂得救赎。我绝不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你彷徨街头,举目无助,苟且偷生;我绝不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你懒惰成性,脆弱不堪,涕泗交流;我绝不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里听到你的忏悔,听到你的乞求,听到你无奈的叹息;我绝不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你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寄托余生。我不要什么褒扬的墓志铭!只要你在战斗,你在前行,你在崛起,你在苦苦地迈向胜利,我就感到无比荣幸。因为这一刻,我可以欣慰地告诉自己——我没有辜负为人之父的使命。”我把这段话抄在我的读书笔记本上,每每读来,常常泪目。
同学们,你们在和你的朋友聚餐欢饮时,你知道你的父亲在干什么?他或许正在别人面前弯下伟岸的身躯辛苦工作;他或许顶着烈日,忍着饥渴,挥汗如雨的拼搏;他或许忍着眼泪,忍着屈辱在努力地向别人微笑;他或许爬在办公桌上刚睡着就被从梦里骂醒,继续疲惫地工作;他或许省吃俭用,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就为给你买个蛋糕,以求得孩子一个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有多久没看过父亲的手,看看他的手多了几个老茧?你有多久没认真看看父亲的脸,看看他的额头眼角多了几道皱纹?你有多久没数数父亲的头发,看看他又添了几丝白发?你多久没牵过父亲的手?你多久没给他一个拥抱?你多久没和他和颜悦色的交流?你多久没给他一个温暖的笑容?你给他洗过手吗?你帮他烫过脚吗?你给他过过几次生日?你慰问过他辛苦吗?你抚摸过他的伤疤吗?
不要等到父亲节的时候,为了节日而程式化地祝福父亲,请把对父之爱融化在每一天。让爱永远!
——谨以此文致天下所有父亲,祝每个父亲天天都过父亲节。
2020.6.21【父亲节】
图自百度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