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简说散文随笔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365-184)给假期一个完美的结局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16人  一路修行做老师
(365-184)给假期一个完美的结局

下个星期的今天,这个点就不会舒服的躺在床上码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条腿不停地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的奔波。看到许多同行的朋友圈提醒:假期余额不足。我有些焦虑,随心的日子即将过去,迎来又一个学期的繁忙,想想各种忙碌都有些胆战心惊。不过关乎“国际民生”的工作还得做,正因为它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所以更应该努力做好。我从来不敢懈怠这份本质工作,正是有了这份工作让我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才可以放心的干自己喜欢的事。

这个假期基本没怎么出去,唯独出去了两次,受了风寒病了两次,人越是不出去,生存的能力也就越差,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就像写作一样,当你没有接触到这一群爱好写作的朋友时,真不知道自己差的有多远。当你宅在家里时,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脆弱。我们终究要走出去,不管灵魂还是身体。

比起别人的出游,我的假期更多时间在读书中度过。假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充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假期增长增长见识,提升提升读书能力,练习练习写字,多好的事呀!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这么做的。教师可以在假期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拉拢拉拢平日生疏的关系,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阅读书籍,享受享受美好生活。可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这么做的。有句话说到心坎里去了,假期不努力,开学徒伤悲,对教师学生同样适用。

我的假期除了照看孩子和自己的身体外,大多时间在读书,精读、略读、出声读、默读、听讲、写文等等多种形式的提升,让我遇见了还有待努力的自己。不过假期还算充实,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读张亚凌的书开启了我的假期生活,一本《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一本《时光深处得柔软》,这两本书对我写作的启发最大。我曾经认为当生活中的苦与累无处散发时,就用比写出来,没想到张亚凌老师笔下的苦尽然也透着淡淡的芬芳,文字竟然也能变得如此温情脉脉,可以治愈我们内心深处那一抹浅浅的忧伤。所以我学会了把笔转向生活中的善良和被忽略的阳光与空气。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帕思.萨尔伯格《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中学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四本书让我接触到了教育最基本的原理。原来在平日的教育中未知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时又与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世界教育的发展形势。这几本书都出版很久了,也就是说我和我所从事的教育落后了那么多年,幸好遇见才得以弥补。尤其是叶老的书,让我对写作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有了新的看法,写作最终要为读者着想,所以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人们你的思想就可以了,不必有拗口的句子,不必有生僻的文字,只要看的人能看懂就行。

陈果《好的孤独》、林语堂《苏东坡传》和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这三本书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陈果告诉我,原来孤独并是一群人的寂寞,而是一个人的繁华,在孤独中我们才得以冷静的思考,才得以让思想行走的更远;林语堂以苏东坡的人生告诉我,生活尽管有很多委屈,但要学会豁达面对,如东坡般坦然,颠沛流离也同样创造了诗意生活,不必难过亦不必悲伤,生活总会给我们诗和远方,即使远方遥不可及,身边亦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尽余欢。南怀瑾先生告诉我,凡事不可着相,着相亦非实相,善护念才是心中的菩萨,大千世界,空空如也,内心存有一份善良和悲悯,亦是世界上最好的修行。

海蓝博士的《不完美!才美》和孙瑜的 《不可不知的人性》,这两本书亦告诉我人性中最为本真的一面,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常生龙《阅读是教师做好的修行》,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教师如何阅读以及今后的阅读方向。萧红《呼兰河传》、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几本书,都让我如此清晰透彻地看到人物的不同命运与性格,我无需徒步行走,早已走过了别样的人生旅程。

在假期加入了“百灵之声悦耳高能量群”,老师和群友的不断示范,让我的普通话得到提升,也让我开阔出一片空白的领域,朗诵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所必备的专业素质。我加入了由作家张亚凌老师执教的“心愉悦微写作”,尽管我不是一个好学员,完成作业隔三差五,但群里每一条消息我都仔细反复读过,对我亦是前行的力量量。

值得庆幸的是在假期无聊的生活中,我竟然将日更坚持下来,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我觉得比起以前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提高。到今天写了44篇,文字大概七八万左右,我始终坚信,再坚持一下的蜗牛式努力,总有一天见到更好的自己。

余下的一个星期,最大的任务就是给还未读完的几本书籍划上圆满的句号,给假期一个完满的结局,然后轻装上阵,开启一段新的历程。

2018年2月25日

(365-184)给假期一个完美的结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