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不慌不忙 我们来日方长

2022-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路人随想

周二的晚上没有什么作业,小朋友吃完饭就把琴练了,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出去走走。

自从小朋友上学以来,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少尤其是工作日的晚上。一出门,小朋友欢快地蹦蹦跳跳,一会跑远了,一会又折回来,来来回回像只可爱的小狗跟主人撒欢。

走着走着到了小区附近的一家中型超市,进门处有各种小游戏机,有一种久违的惊喜,兴致勃勃地带着小朋友进去,刚好有个小男孩在玩打怪兽的游戏,小朋友凑上去看,不一会两个人便玩在了一起。

可惜一会儿功夫,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仍兴致盎然。不忍扫兴,给他们换了两块硬币,两个人拿着又去玩开了。这时又过来一个小女孩,三个人开始打配合,两个指挥,一个执行,倒也开心。

打了一会,又去玩弹玻璃珠,不知道是三个人配合默契还是运气使然,一块钱竟然玩了快半个小时,每次盘子快见底的时候,总能赢回来几个,三个人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引得好几个大人驻足围观,我们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

记得我妈说过,孩子跟孩子在一起的那种肆无忌惮的快乐是大人无法给与的。我想现在的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

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我想这应该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想起傍晚无意点开的一个直播间,一位爸爸正在焦虑地问主播小学三年级应该怎么学英语,然后主播推给他一套美国小学生英语教材。旁边有人看不下去,说才开始学要慢慢来,结果那位爸爸说三年级教材暑假已经学完了,要加餐,要强化口语,发音要纯正。

然后爸爸开始讲述他们的故事,他本人原本在海外工作,刚刚回国,以前没有好好抓过孩子的教育,这次回来准备亲自抓,先从英语开始,要超前学习,尤其强调口语。期间,他表示自己可以教部分,但是自己口语也不是很好。

过程中,还是有人提出异议,建议不要急于一时……但是爸爸很固执,觉得必须强化学习,现在不卷以后连卷的机会都没有。他们还在说的时候,我退了出来,觉得非常不适。

我不知道这个爸爸经历了什么,但是生活肯定给了他一些反馈,让他有了这个觉悟。但不管经历了什么,把它投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过早承担她认知以外的负担,似乎并不合理。

我爸经常念叨一句话:有些大人很懒,自己不干,不吃苦,总是把责任和担子压给孩子。就像抖音上的这位爸爸,为什么不是自己学英语、练口语,而是逼迫孩子学。

《论语》中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能不能施于人?同样不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尊重别人,不能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别人,不管是自己想要或不要的,都是你的意愿,所以都不能“施于人”。

最近,我还看了网上很流行的清华子贤老师讲的帮孩子养成11种习惯。我分析下,应该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尊重、认真、独立、时间管理、观察、客观理性。

看着是不是很熟悉,这应该是立人之本,只是单独在学习一块把他们辟了出来。如果父母用心,孩子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比如尊重,除了尊重老师,是不是应该尊重所有值得被尊重的人,不管对方的职业、身份、财富如何。

比如客观理性,客观看待自己和别人,成功与失败,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炼的技能,修炼的好坏直接关系幸福的指数。

如是,如果我们把生活的这些底层逻辑搞明白了,技能掌握了,学习(知识学习)的快慢、好坏似乎也没那么打紧,更何况,学好了生活的课,学习(知识学习)就是降维打击。

很多家长把目标瞄准了重点高中、北清交复,好像上了这些学校,就像童话故事里“然后,王子和公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就有了完美的人生ending。

殊不知,有时候人生太长,长得可能需要二进、三进校门,古稀之年再开启新的职业(参见《百岁人生》)。传统意义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已经变成多阶段人生,中间夹杂多个过渡期。

要用学习积累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知识来应付庞杂纷乱的生活,显然捉襟见肘,更何况,知识只代表过去,会被迭代,但生活的智慧不会。

想到此,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们只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因为来日方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