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陪我度过的那些日子
曾几何时,收音机可是家里的大“家电”——戏匣子,您家有吗?
1
小学的时候,村里还没有电视。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了——《岳飞传》、《杨家将》,直到今天也无法忘记单田芳大叔那把独特的声音。
初中的时候,有钱人家开始有买电视机的了——12寸的黑白电视、一屋子的人、《排球女将》、《霍元甲》、《陈真》……
感觉真的是一夜之间,收音机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
再次与收音机结缘,已经是几年后了——打工生涯,在广州的那些日子。
蜗居在2平米左右的单车房里,除了看书没有其他消遣。为了学英语,狠狠心买了个录音机——卡带式的那种。
除了学英语,就是听音乐台——毛宁、杨钰莹、周华健、童安格、小虎队……都是偶像啊!
洗飞机的那几年,上的都是晚班,凌晨三点下班。在公司洗澡,回到“宿舍”也就只是睡觉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听着收音机入眠的。
那个时候,收音机不仅派遣了寂寞,还交到了不少笔友——电台有交友节目。
笔友们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仔、打工妹,大家通过电波结缘——吐露忧愁、分享快乐;通过文字交流和增进感情——彼此打气、互相支持!
那时候我是有笔名的——安可(Anchor锚),锚有希望的寓意。吾心安处即故乡——那时候正在参加广东省的自学考试。我真切地希望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有个安身之处。
随着工作的调动和生活的改善,蜗居单车房5年后,终于过上了天天有电视看的日子。随着大专毕业,英语也不学了——慢慢地就和收音机说byebye了!
3
再次与收音机续上缘分,差不多得十年以后了——那年被公司派驻到太原营业部。
宿舍里有电视,可是,一个人的日子看什么电视呢?说实话,是不舍得交有线电视费。
平时就听收音机。
那时候已经有手机了,手机上有收音机功能。每天下了班,吃完饭就到汾河公园散步,每天六公里——听着收音机,边散步边想一想工作上的事。
还别说,当年很多大事就是在汾河边散步中想到解决方案的!
除了冬天,一般周末也是很少睡懒觉的。听着收音机,随着音乐的律动思念着父母和妻子——那时候还没有孩子。
4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听收音机已经不再是必须的娱乐方式——偶尔开车会听听,平时谁还会想起收音机呢。
或许是真的老了。
这些年,思绪很轻易地就会倒转。很多儿时的记忆不经意就会在眼前浮现,难道人越老记性就会越好?
有人说,记忆中的苦难也是美好的。不能说没道理!有时候我就在想,或许这就是书写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如果不是我们想书写它,这些记忆还会存在吗?就像老朋友,不去想他他还会存在吗?有的记忆会消失,或许就是因为没有人去想它吧?
我相信,收音机应该是不会消失的。但像当年听《岳飞传》那样废寝忘食也肯定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