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物敞开胸襟、才不会错过美味
对美食我总是毫无抵抗力,看食谱、看厨房记事看的我竟爱不释手起来,好像那文字里有美味的食物飘出,吸引着我的味蕾、吸引着我的视觉,让眼睛不忍离开。
对食物敞开心扉、接纳不同的食材,能在品尝中尝到丝丝快感,在有一天、不经意时,就会勾起你味蕾的回忆,忆起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那些关于食物的事迹。
我的好朋友红红不喜欢吃带馅的食物,尤其是饺子、包子之类的,像饺子这种在中华食谱上占据重要地位,在除夕、春节最为隆重的食物,我第一次听说有人不吃时,颇为差异。
但红红是真的吃不了,春节也不吃,那怕姥姥用金钱做诱饵,都不能成功的破了她不吃饺子的障碍。
而我从小到大,除夕一整天都在为包饺子忙活,从最初不会擀皮时,在一旁把饺子皮按成圆状,到接过小擀仗,像模像样的擀出一片饺子皮,再到包起的第一个饺子,母亲从来不会因为小孩子不懂事,弄的那都是面,而让我们放弃参与其中的乐趣,反而会让我们不断的尝试,甚至于很小的时候,给我们一小块面,让我们在旁随意的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后来,会擀饺子皮了,我便接手了阿姐的工作,而我最初擀出的饺子皮,总是千奇百状、大小不一,连心形都会出现,但母亲总是能将这些奇怪形状的饺子皮包成一样的饺子,煮出一样的美味。
现如今,阿姐远嫁他乡,我因工作,每次春节回家母亲已将饺子包好,母亲、阿姐和我,我们再难相聚在那个大大的案板前,一起包顿饺子,但我至今记得我们一起围坐在桌子前包饺子的欢愉。
虽则现在饺子已经是稀松平常的食物,但饺子于我是一种节庆食物,带着仪式感,在年关时隆重登场,一年的最后一顿、新年的第一顿总是一碗满满当当的饺子。
母亲还会在新年的第一顿饺子里包上一枚硬币,大意是谁吃到,一年便会顺顺利利、心想事成、财源广进……
总之,那枚硬币里蕴含着所有美好的祝愿,我们总是会为吃到那个特殊的饺子而多吃几个,这时候的吃饺子更像是探索新大陆,不时的有人会“啊”一声,有时候是虚空的幌子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候是硬币硌到牙,不管是那一种都会惹的人哈哈大笑。
吃不完的饺子,会在下顿时,用油煎一下,刚煎出来的饺子带着金黄,流着油,带着焦焦的脆皮,总能让人食欲大开,后来吃过生煎小包子后,我在家里尝试把冰箱里,冰冻的饺子也拿来生煎,虽则没有生煎的一口汤水,但味道也着实不错。
人对食物还是应该敞开胸襟一点、多接纳不同的食物,才不会错过人间美味,不知道去了南方又回了北方的红红,现在可曾吃上一顿美味的饺子?想想高中时代,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一块去食堂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