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思考思考
思考不能只对表面现象进行分类和总结,这种行为就是下定义,俗称贴标签,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不喜欢贴标签。
也不喜欢贴标签式的价值观,而更喜欢用理性思维去客观描述和看待,否则贴标签式的观点就是无价值的,无价值的价值观,要他何用。
挖井要挖的足够深,才能挖出水源,看问题也要看的足够深,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我最好奇也最想知道这世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无意义对我并不重要,可以没意义,可以没感情,我只是希望能够一窥背后的原理。
1.从自我出发并可控的主观意识——唯心
社会上有这么一个群体叫灵修,这个群体的人会跟你讲自我意识,包容,冥想,生命体能量,开悟等等。
这类群体比较唯心,例如生活里某人说了让你不愉快的话语,或者某个外界因素让你产生了愤怒的情绪,他们会让你坦然接受,然后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找出问题并加以改正,进而影响外界对你的态度,有点类似佛教的境由心造。
这类人认为心灵能较长时间的处于宁静的状态就是自我生命能量的提高,认为令常人愤怒烦恼等情绪化的东西对你无作用,那你就修炼有成。
这其中有个概念,就是分别心,人可以有喜怒哀乐贪嗔痴怨等等复杂的心里情绪,依靠什么标准来划分哪个好哪个不好?哪个是正面哪个是负面?
这类观点同时认为,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说事物本身是不分好坏的,是我们的主观看法影响了我们。
那么诸多情绪又何来正负之分。能量又何来正负之分。
2.外界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唯物
唯心只能解释的了我们可控的主观因素,对于我们不可控的因素无法解释。例如我看到了喜马拉雅山,因此而生出的一系列念头和意识形成我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每个人的主观世界,这部分我们是可控的。
但是喜马拉雅山这座山我却不可控,如果用唯心来解释,那么我死去的时候这座山也应该消失,但事实是不论哪个主观意识哪颗心死去,喜马拉雅山依然屹立在那里。
唯物同理,有自身的局限性,无法解释所有现象,例如思维意识,身体上的经脉,有两个可能性,一是思维意识并不是物质,所以无法测量;二是思维意识是物质,只是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无法实现。
唯心和唯物有点类似于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一样,只适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数千年来如此理性的两个分析世界角度尚有自身局限性,那么我们平常接受到的更多的价值观,尤其是贴标签式的断言,更是看都没有看的必要了。
最典型的就是女人什么什么要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应该什么什么,通过什么什么我什么什么,某某说什么什么什么等等。
这类人的价值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站在哪个立足点,今天说的这样,明天可以给你反着来说那样,吃瓜群众没脑子的更是今天一个看法明天一个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