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优秀影片结构来看:反转片的套路究竟有哪些?
本篇总共会选出三部作品加以解析,分别是《消失的爱人》、《看不见的客人》以及《控方证人》。
这三部作品的口碑都非常之高,尤其是最后一部作品,经过多次翻拍、改编之后仍然经久不衰,令人回味。为什么它们会如此受欢迎呢?
换句话来问的话,就是:它们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
一部作品最高的境界就是拥有严谨的叙事结构,其次才是复杂的故事结构,在好莱坞经典叙事技巧中,拍电影前最开始要做的就是打磨剧本,在剧本打磨的过程中对故事的戏剧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归置」和「调整」——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要确定故事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什么?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许棘手或许轻而易举,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你做事的效率是多少?
故事的有效性就相当于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当我们做事的时候精力达到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的时间(和地点)等等,因为考虑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的效率有时候会很高,而有时则会出其意料的低。
在故事戏剧结构建置的过程中,同样如此。
只有有了动机,故事的起承转合才会显得合乎情理。
动机
那么,我们做事情的动机是什么?
是什么引导我们走向目标的?
我们会遇到那些困难,会不会打退堂鼓,畏葸不前?
动机很重要。尤其是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动机的形成使角色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完成(或夺取)目标,实现自我升华的圆满结局。
在《消失的爱人》里,我们看到男主角尼克发现艾米失踪之后,果断报了警,但毫无悲伤和难过的情绪,为什么呢?
因为尼克厌倦了与艾米之间的婚姻,并且已经在外面有了一个情人,他对艾米已经没有了感情投入,所以他并不会有消极的情绪。
这里,尼克的动机就影响了事件的发展,果断报警的行为只是担心如果艾米出逃会对自己的离婚造成阻碍才被迫行动,而正因为这种被迫的行为,尼克才掉入了艾米的圈套里。
所以,这里尼克的动机就是保护自己和情人的感情。
在《看不见的客人》,男主艾德里安与其情人卷入一场车祸之中,正因为这场车祸,男主的选择才有了被迫性,他必须在自首和逃逸之间选择一种,同样的,如果他自首,他的情人也会曝光,他将一无所有......这里面男主的动机就是维护自己的名誉,而这场车祸就是一个诱发事件,引发了男主的被迫选择。
《控方证人》中也是如此,律师在接受男主诉讼的过程就是律师的诱发事件,而当律师发现事件的复杂性的时候,其动机(想去探寻其中的真相)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动机之前都会存在一个诱发事件,而这个诱发事件是必然与动机相联系,同时也与故事的主线相联系的。
这是必然的。
那么动机的存在,只会引发出主线故事吗?
不是,动机是存在于诱发事件与引发事件之间的一个衔接点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一部电影中诱发事件和引发事件可以无限多,其动机自然也就数不清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动机的「重复」带来的必然是「戏剧张力」的增强,也就是说,当你第一次遇见男主偷情的时候,或许意味着家庭的破裂,而当你第二次或者第n次遇见男主偷情的时候,这种偷情的行为就已经不再是“家庭破裂”这种问题了,同时还会联系到其他的问题上。
最形象的几部影片:《黑天鹅》中娜塔莉波特曼女主臆想症状的多次出现,表现出女主妮娜精神状态越来越不稳定,最终导致了精神分裂。而在电影《毕业生》中,男主本杰明多次与同自己母亲差不多大的女性偷情的行为,就是一种恋母情结的展现,在电影《感官世界》和《本能》中,这种对于性与爱的探讨又更近了一部,尤其是在《感官世界》里,重复出现的性爱镜头加强了对「母题」探讨的深度,通过「重复蒙太奇」的刻意强调来营造或者说是展现电影的意识形态。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反转片的冲突建置是由多重动机组合而成的,通过不断地重复和增强(张力),来制造故事事件,抽丝剥茧,营造故事深度,主导观众情绪。
那么,除了动机以外,反转片还有什么特点吗?
当然有,那就是「伪线性叙事」了。
伪线性叙事
反转片较之于其他类型片或剧情片而言,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对剧情的保留上。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与《控方证人》、《看不见的客人》类似的影片中,都会刻意去强调线性叙事,而很少运用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为什么呢?
因为线性叙事能够最大程度吊起我们对于故事整体「关联性」的把握,他不像非线性叙事一样,可以去强调「整体」,而是强调电影叙事的「递进性」,所以我们会看到动机的「重复手法」的运用,看到在《控方证人》里,故事的冲突建置一直围绕在主人公身边,并随着故事的维度扩大而从「局部」扩展到「整体」。
即使是像《消失的爱人》这种带有反转色彩的非线性叙事的片子,其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在叙事和结构上同样是呈现递进关系的,所以你会发现,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叙事的「递进性」是营造戏剧冲突非常有力的一种手段。
既然线性叙事的递进性对戏剧冲突的建置如此有效,我为什么说反转片是「伪线性叙事」呢?
我们来看一下《控方证人》的故事形式就明白了。
相比于《看不见的客人》的「回忆」情节来说,电影《控方证人》是完整的线性叙事结构,但是在这种线性叙事的结构下面,仍然存在着故事支线在运作的现象。
可以把《控方证人》理解成: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线性叙事」+引发故事戏剧冲突的「非线性叙事」+影响故事走向的「隐性叙事」+影响人物行为的「隐性叙事」...等等,然而在电影中,我们只看到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线性叙事」,而并没有发现其他叙事形式的展现。
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隐藏了「戏剧冲突」、「影响因素」、「个人性格成长」等多个支线,而通过这样的隐藏使得故事的张力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在《看不见的客人》和《消失的爱人》了,故事的谜底是一步步被解开的,这种解开的过程就是就是「揭开」支线叙事戏剧冲突的过程,只不过在这种戏剧冲突的建置过程中,我们作为电影的第四面墙,并没有能主动参与进去。
这种揭开的过程其实非常类似于「麦高芬」的展现,在电影《爱的成人式》中,故事所展现的最后的剧情并不是故事的真相,而直到故事的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影片的结构重组使我们误以为故事在进行「线性叙事」,主人公只有一个,但是当谜底被揭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影片中有两个男主角,并且在结局到来之前,男主角之间的是没有任何瓜葛的。
(注释:指在电影中可以推展剧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标,例如一个众角色争夺的东西,而关于这个物件、人物、或目标的详细说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会有交代,有些作品则不会,只要是对电影中众角色很重要,可以让剧情发展即可算是麦高芬。)
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其实「伪线性叙事」的表现形式,仍然是对故事的戏剧结构的一种更改,通过「隐藏」或「篡改」影片的戏剧结构,来使观众主观上将本片认定为线性叙事,从而制造「麦高芬」节点,进而颠覆整个故事。
既然是颠覆故事,只有麦高芬节点之后才是故事真正的情节。
那么,颠覆故事之后,之前的故事还有价值吗?
当然有价值,虽然「伪线性叙事」存在极强的揭示目的,但是存在于揭示行为之前的故事提供给了结局一个非常必要的平台,从而使故事的可信度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头的动机建置以及诱发与引发事件的展现,就是把观众代入故事剧情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只有当观众进入到故事中的时候,最后的「剧情揭示」才会发挥其作用。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里,女主被抛尸到湖底的情节就是对之前剧情的一种颠覆,而如果女主没有选择携款出逃的行为(引发事件),就不会有之后被抛尸的剧情,也就不会出现在电影的后半段里对旅馆男主人公的调查剧情...那么剧情中对于精神病症的揭示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说到底,由反转片所代表的「伪线性叙事」,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对「线性叙事」的结构重组以及对「麦高芬」的客观展现的过程。
由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伪线性叙事结构是具有非常大的可操作性的,不仅仅是在反转片中出现,在我们平常所观看的影片中同样也有运用,如果不严格的说的话,其实人物的背景故事同时也算是伪线性叙事结构中的一条支线,但是不同于剧情揭示的高反差性,人物的背景故事是在故事中一直存在的,它的冲突也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建置完成并展现在大众面前,所以只是符合了「伪线性叙事」的一部分而已。
在电影《记忆大师》中,杀人凶手的性格建置是一开始就完成的,但是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刻意去隐藏了人物的嫌疑,篡改了人物记忆,造成一种假象,使我们相信凶手的清白身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揭示」手段。
(解释:这里并不是想说明线性叙事是建置戏剧冲突最好的方法这一点,而是在强调——当「伪线性叙事」成立的时候,营造紧迫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单线叙事。其实正如在前文中所提到的“越逼仄的环境,戏剧冲突越强”一样的道理。)
总结
综合以上对「动机」和「伪线性叙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反转风格的影片有一个大致的区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对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和故事的戏剧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一类风格的影片中:越逼仄的环境造就的戏剧冲突张力就越大,「剧情揭示」的过程就越触目惊心,如果我们能够对这类影片有一个全面性的总结和了解的话,对于观看此类影片所获得的情绪和知识将会大大增加。
最后,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