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花朵
戈壁草原半日花
童年时一切的记忆都是内蒙古高原风沙和大漠戈壁,边塞小城,国境线上,蓝天白云牛羊,北国之热土。一望无际土黄色,点缀期间的,是一些灌木和浅草,形单影只,盖不住土壤的颜色,由于常年缺水,很多都变成了枯叶。下雨是一很奢侈的事情,冬季零下40度的严寒,随着西伯利亚的寒流,带来茫茫雪原,白色肆无忌惮笼罩大地。极目远望,都是开阔地带,没有一棵树,顽强的植被,凭借发达的根系,牢固扎入沙土,汲取本来就不多的水分,抵御随时而来的风沙漫漫。小时候,根本就没有见过花,望着干涸的沙土,想象中的远方河流波光粼粼的样子,渴望能有水填满永远干涸的道路,所有的感觉都来自于书本,幻想着有悠悠的花香,茂密的植被,潺潺的流水,一切都是愿景。
偶有带刺的灌木,结出鲜艳的果实,就当是花朵吧,间或而出的沙葱,养育着不断迁徙的牛羊,水,是珍贵的不能再珍贵的东西,每天洗漱剩下的水,都要用来浇灌花盆里的植物,期待开出美丽的花朵,偶有星星之火,并不灿烂璀璨。曾经祈求上天,赐予我们五彩斑斓的花海,然而一座缺水没水的小城,吃到菜都是一种奢望,我们并不祈求上天,每天一班的货车沿铁路线从60公里以外拉来宝贵的水,供养为数不多的边关军民。再远一点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日和了,只是儿时,只是集二线铁路沿途的一个小站,他的名声还没有那么显赫,300公里的路程,绿皮火车可以走上8个小时。
出了营房就是野外,强劲的风沙吹到脸上,打着脸皮啪啪作响,偶尔可见随风滚动的风滚草,不断寻觅新的生长环境,运气好的话,扎根到地下的草,发出心智冒出心眼,就有一朵淡紫色的花。
风中的灌木,叶片已经退化成细的刺,烈日下,最大限度的保住水分,没有了开花的力气,边烽之沙划过灌木,干燥的诸多因素胡乱碰撞,演绎戈壁滩上独有的音符,成为耳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记忆中叫不上名字的草,开花也是偶然几次,后来才听说有一种半日花,一年的花期只有半天,只有在盛夏零星绽放,有幸看到全凭运气。花的芬芳,是边关人家眼中可望不可及的一件事。
人生机缘,一路南下,看过河流,拂过树木,惊诧于江河的气势恢宏浪花奔腾,感慨大海,博大的胸怀,梦境中看不到的东西,已然成了现实,祖国之大,振奋不已,渐渐习惯了湿润的气候,儿时的戈壁茫茫的北国,养育了我的孩童时代,却在心里中成为记忆的永恒,占据着牢不可破的地位。
最美的风景,是绽放在心中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