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2018-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OQ熊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家长必须意识到,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自己成长。

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最高的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舒服为原则。

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

“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正因为信任人天生的向上向善本能,才可以原谅我们自己或孩子的过失。同时,人还有另一种本能,就是自我修缮。

跟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孩子惯不坏,家长越平和,孩子越听话。面对孩子时,请拿出理解与耐心,学会做“听话”的家长,倾听孩子的需求,尽量即时满足她。

不要去试探孩子对父母的爱,因为孩子对你的爱,是由你对他的爱来决定的,你越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越会爱你。

孩子掩饰和撒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责怪。这小部分可能出自本能,大部分应该是孩子依自己的经验作出的判断。

学会爱孩子就是努力从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

“接纳”是让孩子的坏情绪向外宣泄,“转移”是帮孩子构建好情绪。双管齐下,会让孩子的情绪彻底扭转,更快地好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是什么样的家长,最后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相信你自己的力量,首先自己做得好一些。

在吃喝拉撒睡等问题上,不要“精细管理”,不需要“标准化操作”。人体极其智能精妙,它有强大的自我调控机制,好情绪是最优质的润滑剂,会自动保护孩子的健康的。

所有的孩子都是小精灵,不一定能听懂成人的语言,但一定能“听懂”成人的情绪。

孩子喜欢什么,那是她的天赋在召唤;孩子将来“成功不成功”,世俗标准判断不出来,她内在的幸福感才有资格说话。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礼物,就是尊重、理解、自由。金屋银屋带来的只是短暂的享受,唯有自身的才能,才是孩子一生受用的东西。

不要在孩子的所有生活内容上都附加一项教育功能,否则可能落入功利教育的圈套。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成绩高低。任何物质奖励都会消解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两者会自然站到对立面,变成条件和任务。

经典诵读建议越早越好,从1岁到18岁都是背诵黄金期。内容建议选择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的历代古典诗歌: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李渔的《笠翁对韵》,以及老子的《道德经》。

《一周一首古诗词》

:若诵读的时光是亲子相处的美好时光,没有压力没有训斥,孩子肯定会喜欢上经典诵读的!

儿童是最遵守公平原则的。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想办法,这是最好。

孩子将来会不会乱花钱,关键在两点:一是家长的榜样做得如何;二是他内心有没有物质上的匮乏感。

不要吝啬爱,放下铁石心肠,学会心疼孩子;更不要吝啬钱,只要条件允许,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在爱和钱两方面都有丰足感。

“注意力不集中”是顶假帽子

不要错误地评价孩子,不要苛刻地要求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尚有魅力,能吸引孩子,孩子自然会投入注意力。

请及时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做到自然、人性化、理解和宽容,这才是为孩子开辟出了一个没有障碍的场地。

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和任何其他职业群体一样,良莠不齐,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好有差,并不比其他职业群体高尚,也不是更低劣。

只有先学会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才能真正学会和别人的孩子相处;只有把耐心给予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把耐心给予别人的孩子。

首先就是在家里对自己的孩子宽容些,甚至纵容些。孩子只需要爱和自由,不需要纪律和管制,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线之上,尽量允许孩子做他想做的一切。耐心的背后,其实是一颗爱心,学习耐心就是学习如何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